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郡斋偶书三首·其一》
《郡斋偶书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白首鱼书萧然一事无。

吏闲晨已散,人醉暮相扶

卷野收禾黍连江舳舻

山城君勿诮,东北皇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东北(dōng běi)的意思: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皇都(huáng dōu)的意思:指帝王的都城,也用来形容极为盛大、豪华的场所。

连江(lián ji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地连绵不断。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相扶(xiāng fú)的意思:相互扶持,互相支持。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鱼书(yú shū)的意思:指鱼游泳、书飘动,形容事物随波逐流,没有主见。

舳舻(zhú lú)的意思:指船只前后两端的船尾和船头,比喻人们共同努力前行的团队精神。

翻译
一生致力于书信传递,无所事事却内心清闲。
清晨官吏闲散离去,傍晚人们喝醉互相扶持。
田野上收割谷物,江面上满是运粮的船只。
请不要笑话这山城,因为东北方才是皇家的都城。
注释
白首:一生。
奉:从事于。
鱼书:古代指书信。
萧然:清闲的样子。
吏闲:官吏闲暇。
晨已散:清晨就已散去。
人醉:人们喝醉。
暮相扶:傍晚相互搀扶。
卷野:收割田野。
收禾黍:收割谷物和黍子。
连江:连接江面。
舳舻:船只。
山城:山中的城市。
君勿诮:请您不要嘲笑。
东北:东北方向。
皇都:皇家都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郡斋中的日常生活和所见景象。"白首奉鱼书"暗指年老但仍从事文书工作,表现出诗人的敬业精神;"萧然一事无"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闲。清晨时分,官吏们已经散去,只有醉酒的人们相伴,呈现出一种闲适又略带落寞的氛围。

"卷野收禾黍"描绘出秋收的繁忙场景,金黄的稻谷被一车车运走,显示出农事的丰收和生活的富足。"连江下舳舻"进一步渲染了运输的繁忙,船只相连,络绎不绝,显示出地方经济的繁荣。

最后两句"山城君勿诮,东北是皇都",诗人以幽默自嘲的口吻告诉读者,尽管身处偏远的山城,但这里是通往京城的方向,暗示自己虽处僻静之地,但心中仍怀有对国家和皇室的忠诚与归属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既忙碌又淡泊的心境,以及对国家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人

■■■■■■云岭,帘开处,佩珊珊。

谁家姊妹当窗立,腰肢如柳貌■■。■■■■,■色上眉尖。

说一语、惟知轻与细,回一顾、许多娇与媚,都欲倩、画图传。

文箫只许秦楼住,双成端称鹊桥仙。

怕东风吹上,去到青天。

(0)

忆王孙

海棠花底剪春衫。针线工夫画景添。

合取分鸳费玉纤。暗重檐。怕被人窥却下帘。

(0)

卜算子.忆菊续咏。前岁有作,专咏京师旧事。今广之,复成八阕·其四

靖节咏东篱,定异风尘态。

不见幽人手植栽,高致空悬揣。

甫里有家风,茶灶烟波外。

花下年年倚洞箫,此意无人解。

(0)

黄菊九首·其九

不与群芳竞,宜乎殿颢商。

露从今夜白,菊是去年黄。

九日陶公酒,一生青女霜。

有同高士操,得尔慰凄凉。

(0)

黄菊二十首·其十二

自有渊明方有菊,因人千古得嘉名。

一年好处君须记,翠叶金华刮眼明。

(0)

庆元二年皇后册宝十三首·其十

天子九嫔,王宫六寝。有烨令仪,载秩华品。

福履绥将,节用躬俭。矢其德音,于以来谂。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