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没(bù méi)的意思:形容不断进步,永不满足。
长存(cháng cún)的意思:永久存在,长期保持
宫阙(gōng què)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庞大的建筑物。
孤屿(gū yǔ)的意思:指独立的小岛,比喻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
金银(jīn yín)的意思:金银指的是贵重的金属,也可以泛指财富和财富的象征。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堂搆(táng gòu)的意思:指不合逻辑、不通情理的说话或行为。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遗臣(yí chén)的意思:指被废黜或被排挤的官员或臣子。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正命(zhèng mìng)的意思:指按照命运的安排和规定去做事,不违背天意,不违背道德准则。
- 鉴赏
这首诗《感事(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的深刻思考。
首联“堂搆徒劳四十春,虚无宫阙有金银。”以“堂搆”比喻国家的建设,感叹四十年的努力似乎徒劳无功,但即便如此,那些象征权力与财富的“宫阙”依然存在,金银财宝并未消失。这里既有对现实的讽刺,也隐含着对权力与物质追求的反思。
颔联“乾坤不没凭孤屿,日月长存赖一人。”乾坤指天地,孤屿代表孤立的岛屿,象征着在动荡的时代中,即使是一个人也能支撑起一片天地,保持日月的光明。这一联表达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坚守信念、坚持正义之人的赞美。
颈联“事败自应同正命,时危那得作遗臣。”事败意味着事情失败或事业的终结,正命则是顺应天命,即顺其自然。时危则指时局危急。这一联表达了在面对失败和危难时,应当顺应天命,不应成为苟且偷生的遗臣,暗示了诗人对于忠诚与自我牺牲的思考。
尾联“三千尚可收馀烬,力为亡诸更破秦。”三千可能是指三千士卒,或是泛指众多的力量。余烬指的是残余的火光,比喻残存的力量。力为亡诸则意为努力使一切恢复生机,更破秦则暗喻推翻旧势力,重建秩序。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循环、力量重生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于改变现状、重建未来的渴望。
整体而言,《感事(其二)》通过深邃的历史视角和哲理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国家兴衰以及历史循环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