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人物西施为题材,通过描绘西施所处环境的荒凉与她的决绝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西施命运的感慨和对其人格的赞美。
首句“旧苑荒寒糜鹿游”,描绘了西施曾经生活过的宫殿如今已是一片荒凉,只有麋鹿在其中游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这里的“荒寒”二字,既指自然环境的凄冷,也暗含了社会环境的衰败,以及西施个人命运的凄凉。
次句“沼吴尽出大夫谋”,则点明了西施与吴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她被卷入的政治漩涡。这里的“大夫谋”指的是吴国大臣们的计策,暗示了西施作为政治牺牲品的命运。这一句通过对比“沼吴”(吴国的池塘)与“大夫谋”,突出了西施在复杂政治局势中的无助和被动。
后两句“五湖烟水扁舟去,卿竟何心肯事仇?”则是对西施最终选择离开吴国,远走他乡的描述。这里“五湖烟水”象征着自由与宁静,而“扁舟去”则表达了她逃离纷扰的决心。最后一句“卿竟何心肯事仇?”则直接表达了对西施高尚人格的赞美,她宁愿远离权贵,也不愿侍奉仇敌,展现出她坚定的道德原则和对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施命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她个人的悲剧色彩,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品格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正义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一
昔在虚皇府,被谪下人间。
笑骑白鹤,醉吹铁笛落星湾。
十二玉楼无梦,三十六天夜静,花雨洒琅玕。
瑶台归未得,忍听洞中猿。也休休,无情绪,炼金丹。
从来天上,神仙宫府更严难。
翻忆三千神女,齐唱霓裳一曲,月里舞青鸾。
此恨凭谁诉,云满武夷山。
蓦山溪·其三
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
应是五陵儿,见衰翁、孤吟绝倒。
一觞一咏,潇洒寄高闲,松月下,竹风间,试想为襟抱。
玉关遥指,万里天衢杳。
笔阵扫秋风,泻珠玑、琅琅皎皎。
卧龙智略,三诏佐升平,烟塞事,玉堂心,频把菱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