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心长苦,寻仙鬓欲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鹅鹳(é guàn)的意思:鹅鹳是一个比喻形容人的容貌或举止像鹅和鹳一样奇特或滑稽可笑的成语。
海日(hǎi rì)的意思:海洋中的太阳,比喻非常辽阔的海洋或者无边无际的事物。
何限(hé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限度,无所不包
天关(tiān guān)的意思:天关指的是神话传说中守护天门的关卡,也用来比喻重要关头或关键时刻。
脱屣(tuō xǐ)的意思:脱去鞋子上的泥土或污垢,比喻去除身上的污秽或不良习气。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送王文辉游武夷》。诗中描绘了友人王文辉决心离开尘世,前往武夷山学道修行的情景。诗人的笔触细腻,不仅展现了王文辉对道学的执着追求,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句“王郎不肯住,脱屣武夷山”以“王郎”称呼友人,表达了对其不羁性格和追求的赞赏。接着,“学道心长苦,寻仙鬓欲斑”两句,通过描述王文辉在学道过程中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展现了他为追求精神境界而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这里的“苦”不仅是身体上的劳顿,更是心灵上的磨砺;“鬓欲斑”则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以及王文辉在追寻理想道路上的坚持与执着。
后两句“鱼龙淹海日,鹅鹳厉天关”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王文辉的修行之路。鱼龙在大海中遨游,象征着王文辉在学道过程中面对的挑战与困难;鹅鹳飞越天关,则寓意着他不断超越自我,向着更高深的境界迈进的决心与勇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修行之路的美好祝愿。
最后,“何限沧洲兴,希君共一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沧洲,常用来指隐居之地或远离尘嚣的宁静之所,这里寄托了诗人希望王文辉能在学道之余,也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希望能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喜悦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王文辉学道之旅的描绘,展现了其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以及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晴
连旬困梅霖,接夏潦乘溽。
泄云涣新霁,游兴难管束。
出关便航湖,停篙葑蒲绿。
渔歌入浦溆,沙禽乱惊浴。
昏霏送霞落,依稀辨林谷。
初更电辉摇,轻雷忽相续。
蛙声杂猛雨,波翻碎鸣玉。
何能足清睡,快举卮酒沃。
明朝看晨光,未必非所欲。
屡登横舟欲赋不成阻风汉口乃追作寄赵富文杨齐伯
已过汉阳岸,却望横舟山。
秀色挹不尽,西风将梦还。
我昔登横舟,最爱汉阳树。
横舟今不见,树色只如故。
公舟在青冥,我舟一浮萍。
阑干试拍手,我亦同举酒。
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
出山今几时,忽忽岁再秋。
江湖岂不永,我兴终悠悠。
况复逢旱魃,农亩无馀收。
赤子亦何辜,黄屋劳深忧。而我忝朝寄,政荒积?尤。
怀痾卧空阁,恻怆增绸缪。
东南望故山,上有玄烟浮。
平生采芝侣,寂寞今焉俦。
朝游云峰巅,夕宿寒岩幽。
为我泛瑶瑟,泠然发清讴。
裂笺寄晨风,问我君何求。
洪涛捩君柁,狭硖摧君辀。
君还苦不早,无乃非良谋。
再拜谢故人,低徊更包羞。
桂华幸未歇,去矣从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