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阳杂咏·其十三》
《台阳杂咏·其十三》全文
清 / 何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遑论宋士与金民,平埔高山不伦

凭著刺桐花纪岁,每刳大树藏身

生涯林莽惟搜鹿,事业箕裘在杀人。

我听番歌疑梵韵,手牵足顿别传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传(bié zhuàn)的意思:不传播、不传扬

不伦(bù lún)的意思:指道德或行为失范,不符合社会常规的情况。

藏身(cáng shēn)的意思:隐藏身体或身份,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

传神(chuán shén)的意思:形容描写或表演得非常生动逼真。

大树(dà shù)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崇高、影响深远的人物或事物。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遑论(huáng lùn)的意思:更不用说,更谈不上

箕裘(jī qiú)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衣着破旧,不修边幅。

林莽(lín mǎng)的意思:指草木丛生、茂密的林地,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众多杰出的人物。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事业(shì yè)的意思:指人们从事的职业、工作或事情,也可指人生的事业。

桐花(tóng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比喻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原住民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平埔族和高山族人民的独特生活方式。

首联“遑论宋士与金民,平埔高山迥不伦”,开篇即点明主题,将台湾原住民的生活与汉族士人及金人(指女真人)的生活进行对比,强调了原住民生活的独特性,暗示了他们与外界的隔绝与独立。

颔联“凭著刺桐花纪岁,每刳大树腹藏身”描绘了原住民利用自然界的标志物——刺桐花来计时,以及居住在树洞中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颈联“生涯林莽惟搜鹿,事业箕裘在杀人”则揭示了原住民的生存状态和文化传统。他们以狩猎为主要生计,同时传承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如“箕裘”可能指的是某种技艺或传统,通过世代相传。

尾联“我听番歌疑梵韵,手牵足顿别传神”表达了诗人对原住民文化的深刻感受。他听到的番歌(原住民歌曲)仿佛是梵音,充满了神秘与神圣感,而通过观察原住民的动作,诗人仿佛捕捉到了他们精神世界的独特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台湾原住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一独特文化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何澄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午坐闻鹅鸣

深居耳识迥,敛此神气精。

窗檐隔林塘,杳杳鹅鹳鸣。

数声彻我听,益养闲适情。

更觉瓶中梅,于人有馀馨。

(0)

地偏

地偏尘自销,风扉亦常关。

不知芳草多,但与落花闲。

红日到碧涧,白云在青山。

怀人长言之,老子何痴顽。

(0)

回路雪作野酤

适俗心不夷,索隐山不深。

驾言出春浦,回车已留阴。

雪飞催我句,村酤且重斟。

此致天所资,优哉有遗音。

(0)

广文先生送诗方思所以报之而未得忽鹂落庭树殆天与此韵也李君在傍知状

君亭摇鹭羽,我树下鹂黄。

政尔无何境,能来底处乡。

搜寻疑日短,吟讽喜风长。

独愧非韩敌,联诗效纳凉。

(0)

舟过池阳许仓蔡守留饮不果赴以诗谢之

小泊池阳暮霭中,故人留我一尊同。

归心已逐东流水,快意仍逢下水风。

自念相逢非草草,也知别去太匆匆。

归来独酌寒江上,空想宾筵蜡炬红。

(0)

再用前韵

当代名流共一临,胜游应不减山阴。

寸莛讵可撞千石,短绠徒劳汲百寻。

松竹要坚三友操,金兰默契二人心。

时平岁稔文书省,缓引清觞莫厌深。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