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公济兼简李伯谏五首·其三》
《寄吴公济兼简李伯谏五首·其三》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盘翁别去久无书,可复因循自作疏。

珍重寄声问讯个中消息何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寄声(jì shēng)的意思:用书信或口信传达消息或问候。

问讯(wèn xùn)的意思:向人询问消息或打听情况。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因循(yīn xún)的意思:指按照旧习惯或固定模式行事,不求创新或改进。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重寄(zhòng jì)的意思:再次寄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寄吴公济兼简李伯谏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的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近况的关切。

首句“盘翁别去久无书”,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未能收到友人的来信,心中不免有些挂念。接着,“可复因循自作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可能因为忙碌或其他原因而没有及时联系友人的自责和反省,强调了友情中保持联系的重要性。

“珍重寄声烦问讯”,诗人以恳切的态度请求友人能够回信,询问彼此近况,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关心。最后,“个中消息定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回复内容的期待,想知道友人生活的情况如何,是否安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怀,同时也传达了在友情中保持沟通和联系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夏日六首·其二

客散幽庭鸟集,日长高树蝉嘶。

有士怀戴安道,无人铸钟子期。

(0)

用仲退韵奉寄三首·其三

约略古堰西,坡陀山外路。

相从十二年,迎送几来去。

(0)

友人自杭回建寄别三首·其一

同来不同去,离别暗销魂。

闽浙若同水,遍舟送到门。

(0)

雨宿太白

城中家斧冰,此地绝炎蒸。

天食青童捧,龙居白气升。

暗灯犹宿火,寝服尚衷缯。

客话从前事,书传入内僧。

风流今独尽,云物老相仍。

净榻搜凉卧,危阑入醉凭。

雨师行下界,鸟梦识中乘。

明发甬南去,他山逢智弘。

(0)

元日枕流亭听雨

征铎残年雨,吟听忆到城。

愁云侵歙尽,梦日向吴生。

药产难离性,滩流不掩声。

他宵桦烛饮,因想此中行。

(0)

送僧之天台

石桥南北路,师到动经旬。

尊者定中影,凡人回去身。

戴经支锡重,作礼纳巾频。

杯海归何日,长眉问四邻。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