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三首·其三》
《金陵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每入秦淮口,风波更不忧。

重看后庭树,还起旧时愁。

故老都无有,遗踪莫可求。

何人能识意,白鹭在寒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鹭(báil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清白无暇,无可指责。

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故老(gù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也可以泛指长辈。

后庭(hòu tíng)的意思:指家庭的后院,也用来比喻家庭的内部事务。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秦淮(qín huá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金陵三首》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秦淮河口时的感受。首句“每入秦淮口”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熟悉和多次来访,次句“风波更不忧”则暗示他经历过世事变迁,对眼前的风风雨雨已不太放在心上。

然而,当诗人“重看后庭树”,看到曾经引发历史兴衰的“后庭花”时,内心的情感被触动,涌起了“还起旧时愁”。这里的“旧时愁”可能指的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也可能是对人事沧桑的反思。

接着,“故老都无有,遗踪莫可求”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人物和故事的追忆,如今连那些老人都已不在,遗迹也难以寻觅,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寂寥感。

最后两句“何人能识意,白鹭在寒洲”以景结情,诗人自问无人能理解他的深沉思绪,只有那在寒洲孤独的白鹭似乎能懂他的心意。这既是对自己心境的写照,也是对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秦淮河口的景色和历史痕迹,抒发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当下境遇的孤独与思考。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挽同年何愚溪一首

到门投刺忽惊心,往事风流不可寻。

莺树乍迁春已暮,鸾弦重续韵偏沈。

新知悃款神相契,旧仆殷勤酒更斟。

犹有遗孤成似续,传家何必满籯金。

(0)

咏选图六首·其一

人情到底尚圆通,识得行藏在个中。

太极未分含造化,混元运物有天工。

(0)

课农七首·其一

田连阡陌亩南东,锄雨耕云处处同。

只为相驯欢笑语,翕然绘出太平风。

(0)

寄缪梅澥二首·其一

主人爱我累千觞,赠我珍珠字数行。

相剑不逢雷焕子,弹琴谁遇蔡中郎。

中年哀乐频搔首,往日莺花只断肠。

聊为鸡声一兴舞,晨星三五在东方。

(0)

寄郑爽斋书题后

小院重门寂寂春,落花拂地静无尘。

可怜双燕如期至,不见年时旧主人。

(0)

拟答乌拉草问即依元韵

观风懒作探花使,辱在刍荛访异材。

冀北群空多骨相,江南春信只梅开。

品题不薄茅檐陋,采取能将卉圃该。

见否何劳重讯问,而今杖策自田来。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