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拾稚穗,鸡母啄狼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场圃(cháng pǔ)的意思:指农田或庄稼地。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任负(rèn fù)的意思:承担责任或负担。
三时(sān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
税期(shuì qī)的意思:指纳税的时期或期限。
岁事(suì shì)的意思:岁数的事情;年纪大的人的事情
翁媪(wēng ǎo)的意思:指年老的妇女。
西畴(xī chó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常人,突出出众。
行可(xíng kě)的意思:表示可以行动或可以实施。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殖殖(zhí zhí)的意思:形容事物繁殖、增多得非常迅速。
租税(zū shuì)的意思:指国家对人民征收的租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农民在秋季忙碌收割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露时节田野的景象,以及农民们辛勤耕作的情景。
首先,诗中提到“白露被西畴”,描述了白露季节,露水覆盖在广阔的田地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丰收的氛围。接着,“䆉稏行可穑”表明稻谷已经成熟,可以进行收割,预示着即将迎来丰收。
“秋来喜多晴,场圃除殖殖”则表达了秋天多晴天的好处,使得农民们能够顺利地晾晒和储存粮食。接下来的几句“镰铚各为操,任负翁媪怿。儿童拾稚穗,鸡母啄狼粒”生动地描绘了农民们分工合作,老少皆参与收割的场景,既有劳作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
最后,“共言岁事丰,租税期早毕”表达了农民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期待着能够按时缴纳税收。而“不有三时劳,何能一时逸”则点明了农民们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才能在某个时刻享受到劳动的成果与休息的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们在秋季忙碌而充满希望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丁卯元日作
泰畤钦柴已庆成,金鸡赦下是兹辰。
百官班立楼前拜,万岁嵩呼竿上人。
正喜含饴看稚子,还叨祭泽及微臣。
老逢嗣圣徵前梦,三十年前岁在寅。
郡圃小山大资可斋先生所作也石久散而池亦荒恕斋来公补处叠之浚之访求旧记重刊之仍续留题之句以寄可翁翁又和之以某同出可斋之门不鄙赐示借韵为谢·其一
湖嵌散尽重堆叠,池碧堙多旋斸开。
旧记幸存新入石,胜游端待可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