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翠碧》
《翠碧》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长桥画柱照清沦,俯见游鯈不可缗。

山影半溪丛筱密,谁知翠碧藏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藏身(cáng shēn)的意思:隐藏身体或身份,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

长桥(cháng qiáo)的意思:指长而宽阔的桥梁。

丛筱(cóng xiǎo)的意思:指众多竹子丛生在一起,比喻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翠碧(cuì bì)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美丽如翡翠。

山影(shān yǐng)的意思:指山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影响。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名为《翠碧》。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首句“长桥画柱照清沦”,以长桥和画柱为背景,映照在清澈的水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艺术感的画面。这里的“清沦”指的是清澈的水流,通过“照”字,将长桥和画柱的倒影清晰地投射在水面上,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接着,“俯见游鯈不可缗”一句,转而描写水中的景象。诗人俯瞰水面,看到游动的鱼儿,但又强调这些鱼儿难以捕捉,暗示了自然界的自由与生命的活力。这里运用了“不可缗”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鱼儿在水中灵活游动的状态,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山影半溪丛筱密,谁知翠碧解藏身”,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深度和广度。山影在溪流中若隐若现,与周围的竹林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图景。这里的“丛筱”指的是密集生长的竹子,它们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谁知翠碧解藏身”则巧妙地将翠绿的竹林比作隐藏的翠碧,既赞美了竹林的美丽,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奥秘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长桥、流水、游鱼、山影、竹林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自由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病中寄曾使君湖上

露晓红幢绿盖明,使君千骑会耆英。

笙歌递奏连云上,荷芰传香拂面清。

遐想雅欢均四坐,欲寻幽梦下重城。

负薪独恨穷阎卧,不得临流预濯缨。

(0)

送子威兄归邵武

闽浙相望一寸心,鸰原落寞叹孤音。

五年情话空相忆,千里闲门肯见寻。

只拟连床常对语,岂堪垂老更分襟。

它时果许邻幽筑,莫倦天台尘土深。

(0)

和苏养直见贻二首·其二

罗浮真隐下珠宫,一粒丹砂魏武同。

岂但脩龄还稚齿,因知韵语尽仙风。

潜真已信人非远,拔宅悬知理可穷。

分我刀圭他日事,红尘先拜紫髯翁。

(0)

和孙倅见贻八首·其八

韵语初疑掷夜光,顿驱热恼作清凉。

紫髯英槩云仍著,藏室文华锦绣香。

客况讵能论酒恶,高怀当不较龟长。

与公避地均休戚,天使诗人识漫郎。

(0)

和王应夫见贻六首·其六

晓程寒水散城隅,款段徐行得自摅。

天外好山宜日衬,风前老柳半虫书。

赓诗已玷清新后,扣户仍烦剥啄初。

忙似老农无住著,看人仓庾亟持锄。

(0)

怀归呈同官

老去光阴易变迁,佳时常在泪痕边。

一寒休待绨袍惠,二顷须资负郭田。

邀客预留醅下酒,凭栏闲数渡头船。

此身更待烟萝去,放尽天游只醉眠。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