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碧》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名为《翠碧》。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首句“长桥画柱照清沦”,以长桥和画柱为背景,映照在清澈的水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艺术感的画面。这里的“清沦”指的是清澈的水流,通过“照”字,将长桥和画柱的倒影清晰地投射在水面上,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接着,“俯见游鯈不可缗”一句,转而描写水中的景象。诗人俯瞰水面,看到游动的鱼儿,但又强调这些鱼儿难以捕捉,暗示了自然界的自由与生命的活力。这里运用了“不可缗”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鱼儿在水中灵活游动的状态,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山影半溪丛筱密,谁知翠碧解藏身”,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深度和广度。山影在溪流中若隐若现,与周围的竹林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图景。这里的“丛筱”指的是密集生长的竹子,它们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谁知翠碧解藏身”则巧妙地将翠绿的竹林比作隐藏的翠碧,既赞美了竹林的美丽,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奥秘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长桥、流水、游鱼、山影、竹林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自由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子威兄归邵武
闽浙相望一寸心,鸰原落寞叹孤音。
五年情话空相忆,千里闲门肯见寻。
只拟连床常对语,岂堪垂老更分襟。
它时果许邻幽筑,莫倦天台尘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