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疏村千树暝,月临江水一舟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从(bīn cóng)的意思:指作为客人或下属的人,对主人或上司恭顺顺从。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浮槎(fú chá)的意思:比喻事物漂浮不定,没有稳定的根基。
高阳(gāo yá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风貌高尚,品德高洁。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海湄(hǎi méi)的意思:指海水的边缘。
佳期(jiā qī)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光或有利的时机。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接篱(jiē lí)的意思:接过篱笆,表示接受别人传授的知识或承担起某种责任。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秋霜(qiū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比喻残酷的斗争或严酷的考验。
习池(xí chí)的意思:指学习的场所或机构。
争似(zhēng sì)的意思:争相比拼,争先恐后。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傍晚寻山、乘兴问期的雅致画面。首句“薄暮寻山倒接篱”以“薄暮”点出时间,傍晚时分,诗人寻山而行,山中篱笆倒映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次句“忽乘清兴问佳期”,则展现了诗人的兴致勃勃,他突然间被这份清新的兴致所激发,开始询问美好的时光。
接着,“高阳宾从疑湘浦,落日儿童胜习池”两句,运用了典故和对比手法,将高阳的宾客与湘浦的美景相提并论,又以落日下的儿童游戏与习池的景象相比,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竹影疏村千树暝,月临江水一舟移”描绘了一幅月下江边的宁静图景,竹影稀疏,夜幕降临,村庄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一轮明月照耀着江面,一艘小舟缓缓移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诗意。
最后,“归心不觉秋霜怯,争似浮槎问海湄”表达了诗人对归家之心的坚定,即使面对秋霜的寒冷,也不觉畏惧,更愿意像那漂泊的木筏一样,去探索未知的海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独坐闻里中鼓吹声
收尽浮云见素娥,青天脉脉映明河。
时平里巷吹弹闹,岁熟人家嫁娶多。
高会不知清夜永,散归想见醉颜酡。
小窗灯火晶荧处,也有人赓七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