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其二》
《题画·其二》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天外青山有无,江流万里月明孤。

夜深偶感曹瞒迹,却被傍人作画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曹瞒(cáo mán)的意思:指人以伪装的手段隐藏真实身份或真实意图。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山半(shān bàn)的意思:山的一半,指山势的高峻险峻。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作画(zuò huà)的意思:指绘画、创作艺术作品。

鉴赏

这首诗《题画(其二)》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句“天外青山半有无”,描绘了远处山峦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飘渺神秘的感觉。这里的“有无”二字,不仅指出了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的状态,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

次句“江流万里月明孤”,则将视线转向了江面,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江面、江水波光粼粼的壮丽景象。然而,“孤”字的使用,又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寥之感,仿佛在广阔的天地间,只有月光与江水相伴,显得格外宁静而深远。

后两句“夜深偶感曹瞒迹,却被傍人作画图”,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曹操的追忆。曹操,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事迹与智慧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诗人在此处提到“偶感曹瞒迹”,可能是指在欣赏这幅画作时,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曹操的英雄事迹,或是对曹操性格、智慧的感慨。而“却被傍人作画图”则暗示了这种情感的表达被外界所捕捉,转化为艺术作品,成为后人传颂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的独特感悟。文徵明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意,堪称佳作。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满江红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

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

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0)

江城子·其五

楼头钟鼓变新声。晚霞晴。水云生。

何处归帆,争泊蓼花汀。

遥望虹桥如画里,鳌背上,著人行。

夜阑风定见危亭。却重登。景方明。

影落波心,疑是海中鲸。

愿借吸川沧海量,为公寿,落桥成。

(0)

新晴二绝·其一

初春欲暖未全暖,小雨妨晴还得晴。

多谢东风旧相识,少年乐事已寒盟。

(0)

赠无诤和尚四首·其一

佛祖曾经几骂诃,却称无诤意云何。

寒山拾得哈哈笑,更有人痴似汝么。

(0)

朝阳岩二首·其一

石岸盘危磴,烟和晓日浓。

长桐应待凤,占水必藏龙。

老树藤多附,层崖路莫从。

平矶看浪没,峭壁任苔封。

箫韵生群籁,岚光簇众峰。

何时有达士,栖此信疏慵。

(0)

北客置酒

紫衣操鼎置客前,巾韝稻饭随粱饘。

引刀取肉割啖客,银盘擘臑薧与鲜。

殷勤劝侑邀一饱,卷牲归馆觞更传。

山蔬野果杂饴蜜,獾脯豕腊加炰煎。

酒酣众史稍欲起,小胡捽耳争留连。

为胡止饮且少安,一杯相属非偶然。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