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蛾眉七绝百首·其三十四》
《蛾眉七绝百首·其三十四》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已吹服领丹霞散,终恐宁台绿荫浓。

试向汶篁亲把剪,刺人陡遇隔墙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丹霞(dān xiá)的意思:形容山岩色彩鲜艳多变。

隔墙(gé qiáng)的意思:指隔离、分隔,形容关系疏远,缺乏交流。

绿荫(lǜ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阴凉之地,也用来形容得到保护或庇护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色彩与生机,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已吹服领丹霞散”,以“丹霞”象征红艳的晚霞,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霞光四溢的壮丽景象。诗人仿佛在享受这大自然赋予的视觉盛宴,用“已吹服领”这一动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霞光逐渐消散的过程,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美景易逝的感慨。

次句“终恐宁台绿荫浓”,转而描绘了另一种自然景观——绿树成荫的宁台。这里的“宁台”可能是指一片宁静、绿意盎然的区域,诗人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绿荫会更加浓郁,暗示了对美好事物持续存在的渴望和担忧。

后两句“试向汶篁亲把剪,刺人陡遇隔墙蜂”,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与体验。诗人尝试亲自剪取汶篁(汶水边的竹子)的枝叶,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诗人意外地遇到了隔墙的蜜蜂,这一突如其来的相遇,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引发了对生命中不期而遇的美好瞬间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颂十玄谈·其五一色

了了了时无可了,乾坤道我无边表。

燄摩宫里混金风,兜率殿中明皎皎。

(0)

题履道兄古松图

屏间何人画四松,高标半在烟云中。

人来尽作真松看,槎枒古怪势不同。

一株连蜷如老龙,曾见于康庐窈窱之深峰。

两株横斜苍黛色,曾见于雁荡高寒之绝壁。

最西一株更奇特,老来昏耄记不得。

想得当初落笔时,名山洞府遍寻思。

细将览胜探幽兴,暗写凌霜傲雪姿。

古来画者虽无数,少有人能得真趣。

毕宏韦偃骨已寒,今日此图堪独步。

主人劝我为作歌,才薄无奈此图何。

疾书一百六十字,勿笑迫促无委佗。

(0)

晚秋游兴

馀英山中枫叶赤,龟溪溪上蘋花白。

野翁杖屦往来频,为爱溪山好秋色。

白叟虬髯眼深碧,邂逅相欢坐苔石。

语终长啸归青壁,恐是云深避秦客。

斯人再见虽难期,忘机亦有渔樵席。

藉草班荆相尔汝,无主无宾心自适。

沙鸥飞度夕阳间,烟外遥闻一声笛。

(0)

枯树谣

高木引修藤,藤束树身死。

慎莫进小人,终当负君子。

君子思报德,小人易忘恩。

所与苟非类,反为祸之元。

诚能远小人,终身乃无患。

世莫轻斯言,亦足以为谏。

(0)

经旬

经旬坐春雨,畏湿不下席。

晓看篱角萱,怒长忽过尺。

(0)

晨步

茅堂清漱罢,随意涉西陵。

茅屋冰千柱,高峰雪一棱。

水浑潮已长,霞淡日初升。

更欲过前浦,渔舟唤不应。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