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花阻风·其三》
《定花阻风·其三》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绿柳桥头旧酒炉,几番舣棹劳篙夫。

恍疑风撤青帘去,敲尽荆扉闭不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恍疑(huǎng yí)的意思:形容心中疑惑不解,犹豫不决的状态。

荆扉(jīng fēi)的意思:指门户之间的荆棘和木门,比喻困难重重,难以进入或通过。

酒炉(jiǔ lú)的意思:指喝酒过瘾,尽情畅饮的场所或器具。

柳桥(liǔ qiáo)的意思:柳桥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的思念之情非常深切,难以忘怀。

桥头(qiáo tóu)的意思:桥头是指河流或道路的起点或交汇处。在成语中,桥头常常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转折点。

青帘(qīng lián)的意思:指妇女的帷幕,也用来形容妇女的容貌。

注释
绿柳:形容柳树成荫,环境优美。
桥头:桥边。
旧酒炉:过去的酿酒器具。
舣棹:停船靠岸。
劳篙夫:使船夫劳累。
恍疑:仿佛怀疑。
风撤:风吹走。
青帘:绿色的酒旗。
荆扉:简陋的柴门。
闭不酤:紧闭着门不再卖酒。
翻译
在那绿柳依依的桥头,旧时的酒炉依然存在。
多次停船,劳累的船夫曾在这里辛苦工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乡村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物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开篇“绿柳桥头旧酒炉”即设定了一种恬淡悠闲的情境,绿意盎然的柳树下,是一座古老的酒炉,透露出一股悠远而又略带哀愁的气息。

接下来,“几番舣棹劳篙夫”则描绘了渔夫辛勤工作的场景。舣棹是行船时用来撑水的工具,而“劳篙夫”则强调了他们的辛勤和疲惫,通过对动作的反复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与艰辛并存的田园生活感。

第三句“恍疑风撤青帘去”转换了画面,将视线引向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风起时,那些遮挡视野的绿色窗帘被轻轻卷起,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勃发。

末句“敲尽荆扉闭不酤”则回到了酒炉旁的生活细节。诗人形容渔夫或村民将门窗紧闭,不再经营那旧日的酒业,透露出一种时代变迁、往昔事物渐行渐远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和乡土生活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与生活平淡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独白。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七五

真非真,假非假。是影是形,成幻成化。

根门随处拽得回,声色自然骑与跨。

耕翻海月之泥牛,游遍春阳之木马。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五九

山肥拥云,水明濯月。

动随偏正往来,静见离微出没。

得万像之根源,识诸缘之窠窟。

相随来也,不遗毫忽。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四

秋山骨瘦,秋水神清。岩松寒更翠,涧月夜还明。

灵然曲木坐不语,四海九州俱太平。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七

涧月之孤,岩松之癯。秋生眉目,霜侵发须。

诸法之相了空寂,妙存之性非有无。

一尘飞巨海,片雪点红炉。

应事头头俱出碍,自然妙触解回途。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七五

云水老身,丛林陈人。发毛已雪,鼻气犹春。

平等应缘也心心佛佛,自然说法也刹刹尘尘。

回途复妙,弄假像真。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五

本来无物,当处出生。

白毵毵之头发,乌律律之眼睛。

谁敢居尊宿,僧相奉老成。现威仪,住灭定。

随影响,放光明。

玳瑁海深难寻含月之蚌,珊瑚林没谁见?潮之鲸。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