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逢老人》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中 逢 老 人 宋 /胡 仲 弓 头 白 不 知 今 几 龄 ,儿 时 犹 及 见 升 平 。可 怜 野 老 无 知 识 ,却 认 钱 塘 是 汴 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汴京(biàn jīng)的意思:汴京是指北宋时期的都城汴京,也用来比喻繁华昌盛的都市。
儿时(ér shí)的意思:指人的童年时光,也表示人生经历中美好的回忆。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老无知(lǎo wú zhī)的意思:指年纪大却无知无识,不懂世事。
- 注释
- 头白:形容人头发已白,表示年龄大。
不知今几龄:不知道自己活了多少年。
儿时:小时候。
犹及:还能够。
见:看见。
升平:太平盛世。
可怜:令人同情或可悲。
野老:乡村老人。
无知识:缺乏见识。
却:反而。
认:误认为。
钱塘:古代地名,今杭州。
是:是。
汴京:北宋的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 翻译
- 头发白了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年纪,小时候还能记得那个太平盛世。
多么可悲的老头没有见识,竟然把杭州的钱塘江误认为是北宋的汴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事已高的山中老人,他对当前时代的变迁似乎一无所知。诗人提到老人小时候还能见证到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升平),然而现在他却将眼前的杭州(钱塘)误认为是北宋的都城汴京。这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老人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寓含了对无知年代的感慨。胡仲弓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与现实交错的画面,展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流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