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逢老人》
《山中逢老人》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头白不知今几龄,儿时犹及见升平

可怜野老无知识,却认钱塘是汴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fénglǎorén
sòng / zhònggōng

tóubáizhījīnlíngérshíyóujiànshēngpíng

liánlǎozhīshíquèrènqiántángshìbiànj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汴京(biàn jīng)的意思:汴京是指北宋时期的都城汴京,也用来比喻繁华昌盛的都市。

儿时(ér shí)的意思:指人的童年时光,也表示人生经历中美好的回忆。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老无知(lǎo wú zhī)的意思:指年纪大却无知无识,不懂世事。

注释
头白:形容人头发已白,表示年龄大。
不知今几龄:不知道自己活了多少年。
儿时:小时候。
犹及:还能够。
见:看见。
升平:太平盛世。
可怜:令人同情或可悲。
野老:乡村老人。
无知识:缺乏见识。
却:反而。
认:误认为。
钱塘:古代地名,今杭州。
是:是。
汴京:北宋的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翻译
头发白了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年纪,小时候还能记得那个太平盛世。
多么可悲的老头没有见识,竟然把杭州的钱塘江误认为是北宋的汴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事已高的山中老人,他对当前时代的变迁似乎一无所知。诗人提到老人小时候还能见证到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升平),然而现在他却将眼前的杭州(钱塘)误认为是北宋的都城汴京。这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老人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寓含了对无知年代的感慨。胡仲弓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与现实交错的画面,展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流转。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柳汤佐

太行盘踞势严严,五马初行众具瞻。

他日去思应借寇,此时来暮正歌廉。

七贤旧竹风流在,万善新茶岁贡兼。

莫谓名邦天稍远,飞龙曾向此中潜。

(0)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其三

淳风散已久,青黄陋洼樽。

婉娈争媚好,役智空自昏。

岂知葛天民,无言道弥敦。

我有《白云操》,泠泠寄桐孙。

调古识者寡,幽探万化源。

(0)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其二

当年东山翁,笑傲聊永日。

弓旌一朝下,万里赴星驿。

回头故山友,十见秋柏实。

峨峨东观中,大书黑如漆。

想见日暮归,沙轻马蹄疾。

(0)

题李陵宴苏武图二首·其二

属国难酬白发郎,延平谁与吊沙场。

陇西使者如云出,却要迎归右校王。

(0)

癸卯元日晴继复雪亦不废出谷日复晴归乡涂宿上元观灯野庙随所赋得十绝·其五

沩山人日马蹄忙,悬胜轻寒剪剪黄。

閒笑梅花无媚骨,至今不洗寿阳妆。

(0)

题萧将军庙次欧阳山立韵

将军汗漫化人城,犹得游人小队行。

海上田横从有士,山中邹湛竟无名。

东风亡国何曾战,上日空江几度晴。

社鼓枌阴耆老在,陌头过马讶升平。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