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观堂十偈·其一》
《静观堂十偈·其一》全文
宋 / 汪晫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静观打透两重关,无静无观总一般

须信静时非境静,从知观处是心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静观(jìng guān)的意思:观察事物时保持冷静、不轻易做出判断或行动。

两重(liǎng chóng)的意思:两倍,重复两次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知观(zhī guān)的意思:指对人事物的了解和观察。

重关(zhòng guān)的意思:指重要的关口或关头。

总一(zǒng yī)的意思:总是一样;始终如一

注释
静观:静静地观察,也指内心平静地看待事物。
两重关:比喻两个重要的阶段或层次。
无静无观:不论是否处于宁静或观察的状态。
总一般:实际上是一致的,没有区别。
须信:必须相信。
非境静:并非环境的静寂。
从知:从理解中。
心观:内心的观察,即心灵的洞察。
翻译
静静观察,穿透双重层面
无论是静还是观,其实并无分别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汪晫之手,收录于其作品集《静观堂十偈》中。诗中的“静观”指的是内心的安宁与深刻的观照,它是修身养性、悟道的一个过程。在第一句“静观打透两重关,无静无观总一般”,诗人表达了通过静心观照,可以穿越世间种种障碍,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两重关”象征着内在与外在的各种束缚,而“无静无观总一般”则强调了在没有静心和观照的情况下,一切都显得平凡而缺乏深度。

第二句“须信静时非境静,从知观处是心观”,诗人进一步指出,真正的静,是一种内心的清澈与宁静,而非外界环境的安静。同时,“从知观处是心观”则阐述了观照的本质,是通过心灵来进行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内心修养与精神世界探索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汪晫
朝代:宋

(1162—1237)徽州绩溪人,字处微。幼丧父,事母及祖母甚孝。宁宗开禧中曾游京师,后栖隐山中,结庐名环谷。郡守闻其博学多通,欲见之,以编氓辞。卒,门人私谥康范先生。尝辑《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有《康范诗集》。
猜你喜欢

七月四夜雨过差凉閒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绝·其一

昏花病眼已经年,世味甘酸总澹然。

堆案文书浑不读,一灯危坐晚凉天。

(0)

游岩豅寺

山疑梦里槐安国,僧住壶公小隐天。

门横一水与世隔,不知鱼鼓今几年。

真人阴崖结茅屋,大千世界一粒粟。

佛言芥子纳须弥,我亦来寻赞公宿。

(0)

醉桃源

东风开到坼桐花。游蜂初报衙。兽环微掩是谁家。

琐窗金绣纱。环佩小,领巾斜。绿云双髻鸦。

佯羞无限托琵琶。笑拈萱草芽。

(0)

六丑

自清明过了,渐柳底、莺梭慵掷。

万红御风,飘飘如附翼。锦绣陈迹。

障地香尘暗,乱蜂似雨,漫冶游南国。

兰襟缥缈辞湘泽。马迹郊原,燕泥巷陌。

伤春为花深惜。叹芳菲薄幸,容易疏隔。庭闲人寂。

空馀芳草碧。梦里惊春去,如瞬息。长安市上狂客。

为桃源解佩,醉浓欢极。无心整、雾襟烟帻。

惊回处,断雨残云倦倚,画阑干侧。

相思恨、暗度流汐。更杜鹃、院落黄昏近,谁禁受得。

(0)

赠杨子中

凤梧鸾竹郁青葱,文气冲冲五色虹。

囊里短歌唐李贺,酒边奇字汉扬雄。

铜铺雨后芭蕉绿,石井霜前薜荔红。

茶灶笔床随处有,等闲留客坐春风。

(0)

马塍道上

闲拖瘦竹筇,独步马塍东。

鸟影青山外,春愁碧树中。

麦潮风化蝶,樱熟雨生虫。

莫过溪头去,溪头多落红。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