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岂堪思往事,忍穷方欲作閒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春(b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时节,班级或团体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欢庆、游玩或进行活动。
不合(bù hé)的意思:指两者之间不相合,不一致或不适应。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公强(gōng qiáng)的意思:指公正有力,不偏袒任何一方。
故吾(gù wú)的意思:故吾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我之前的人”或“我之所以”。
浪客(làng kè)的意思:指流浪在外的客人或者游荡在各地的人。
强健(qiáng jiàn)的意思:健壮、强壮,身体健康。
如故(rú g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不变的样子
世故(shì gù)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情经验丰富,圆滑狡诈,善于处世的人。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犹如(yóu rú)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非常相似或相仿。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郁垒(yù lǜ)的意思:形容山峦叠嶂,连绵不绝。
沧浪客(cāng láng kè)的意思:指在外地漂泊的客人,也泛指在外地流浪的人。
问水滨(wèn shuǐ bīn)的意思:指人们到河边、湖边等水滨地区探询、打听消息。
- 翻译
- 我该向水边寻求答案,一直以来都不合常规度过春天。
自从成为江湖游子,多次重提在郁垒神前的诗篇。
垂暮之年怎堪再想往昔,身处困厄只想做个闲散之人。
欣喜您依然强健如昔,但还未有清酒能洗尽尘埃。
- 注释
- 世故:处世经验。
吾其:我应当。
问水滨:向水边寻找答案。
向来:一直以来。
不合:不适应。
典班:常规。
春:春天。
一从:自从。
沧浪客:江湖游子。
几度:多次。
重题:再次题写。
郁垒神:古代传说中的驱邪神。
垂死:垂暮之年。
岂堪:怎能承受。
思往事:回想过去。
忍穷:忍受困穷。
方欲:正想。
作閒人:做闲散之人。
喜公:欣喜您。
强健:身体强壮。
犹如故:依旧。
未有:没有。
清樽:清酒。
可祓尘:能洗净尘埃。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反思与自我安慰的作品。诗人开篇即提出“世故吾其问水滨”,通过水边的寂静环境,引出内心的独白和追问,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
“向来不合典班春”一句,则表明诗人的情感与常人的喜乐不同,他的心境如同春天里的一股清流,不为世俗所动。紧接着,“一从去作沧浪客,几度重题郁垒神”两句,诗人自比沧浪之水的游子,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郁垒神”的反复吟咏,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矛盾。
然而,在面临生命终点时,“垂死岂堪思往事”一句,诗人却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似乎对过往的苦乐都已看淡。接着“忍穷方欲作閒人”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使在贫困中,也希望能够保持一份超脱世俗的心态,继续扮演一个闲适之人的角色。
最后两句,“喜公强健犹如故,未有清樽可祓尘”,诗人通过对朋友健康状况的祝福和表达,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提及“清樽”而没有“祓尘”的可能,则是在暗示即便是洁净的酒杯,也难以洗刷心灵的尘埃。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叙述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心灵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次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写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