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虎丘》
《虎丘》全文
清 / 玄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秀壁名吴水,悬萝接紫霞

风期大吏,厚俗止纷华

辇舆情问,开轩畎亩赊。

笙歌勿用,意使尽桑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吏(dà lì)的意思:指高级官员或权力人物。

纷华(fē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华热闹,纷繁华丽。

风期(fēng qī)的意思:指风势猛烈的时期。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辇舆(niǎn yú)的意思:指帝王乘坐的华丽车辆,也用来比喻高贵显赫的地位。

畎亩(quǎn mǔ)的意思:指田地、农田。

仁风(rén fēng)的意思:指仁慈的风气或人们对他人的关爱和善行。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勿用(wù yòng)的意思:不要使用;不应该使用。

秀壁(xiù bì)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超群出众。

舆情(yú qíng)的意思:指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公众舆论和民众情绪。

紫霞(zǐ xiá)的意思:指紫色的云霞,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山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氛围,展现了作者对地方治理和民俗文化的深刻思考。

首句“秀壁名吴水,悬萝接紫霞”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虎丘山壁的秀丽景色,以及山间藤萝与紫霞相接的奇幻景象,展现出虎丘山的自然之美。

接着,“仁风期大吏,厚俗止纷华”表达了作者对于地方官员应秉持仁爱之风,治理地方时注重淳朴民风,避免奢华风气的期望,体现了作者对社会道德和文化传统的重视。

“停辇舆情问,开轩畎亩赊”则描述了皇帝或地方长官亲自下访,倾听民众意见,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生疾苦的情景,展现了君主或官员亲民爱民的作风。

最后,“笙歌陈勿用,意使尽桑麻”强调了在庆祝或宴乐之时,不应过于奢侈,而应注重农业生产,让百姓的生活富足,体现了作者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肯定和对民生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虎丘山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作者对社会治理、民俗文化和民生问题的深刻见解,是一首兼具自然描写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玄烨

玄烨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潜溪图歌为宋景濂赋

金华山水天下希,潜溪龙门尤绝奇。

群峰峻极河汉上,一峰独立芙蓉陂。

先生结庐在其下,文追班扬兼贾马。

遂令此山增壮观,野有朴樕皆梧槚。

上清道士方方壶,乘兴为作潜溪图。

丹崖翠麓神仙居,东望日出树如苏。

溪流穿林还度谷,十里一达五里伏。

龙湫吐景生白虹,藤萝振雨松呼风。

却忆往时清夜月,帝女乘云下天阙。

钟镛铿鍧萧鼓发,霓裳羽衣飘灭没。

初平骑羊前启行,长髯鬖髿飞玉霜。

秦娥吹笙玄鹤舞,牵牛河鼓凝寒芒。

相思迢迢频入梦,梦驾两鸾从一凤。

觉来毛发犹爽淅,目送征鸿度空碧。

山有蔬,水有鱼,幽涧有泉清可?。

何时上疏乞骸骨,寄声先遣双飞凫。

(0)

题谢皋羽传后

阮籍哭穷途,墨翟哭素丝。

贾谊上书期寤主,卞和抱玉无人知。

人生有情不可塞,谢生恸哭非狂痴。

神奔鬼遁天地革,龙鱼猫虎三辰黑。

黼裳玄衮换毡裘,鞮唱羌歌满中国。

生也何辜逢此时,有才不用空男儿。

伯益丘墟管仲没,孤根弱植谁扶持?

既不能学申胥顿首血沾臆,却吴再建荆社稷。

又不能学邹衍长号彻帝关,飞霜六月凄燕山。

空将泪洒荒冈雨,添作秋涛撼江浦。

君不见杞梁之妻善哭夫,哭得城崩又何补?

夜猿叫罢天晦冥,哭声摇动虚危星。

潇湘竹死凤凰去,但见白波连洞庭。

呜呼此士今安在,金石可销心不改。

应将魂魄化精卫,衔取南山填北海。

(0)

古歌·其三

双燕双飞入我堂,衔泥养雏何太忙。

养得雏成却飞去,双燕双飞复如故。

东园桃李春萋萋,日华烘露生紫霓。

一朝实熟付人采,叶枯枝折空成蹊。

(0)

浦上木芙蓉盛开约黄鹤山人共观

江浦芙蓉色正深,清霜点染更沉沉。

孤舟向日曾亲见,短褐于今欲远寻。

已拟携樽同野客,不妨展席对沙禽。

明年臂痛应全愈,移遍东园野木阴。

(0)

渭滨操

渭之岸盘盘兮,其流汤汤。我居其下兮,于今几霜?

朝饮其水兮,莫食其鲤与鲂。

我日斯迈兮,于余心以何伤。

(0)

赋黄叶渔村

泽国西风霜树多,萧条茅屋倚江波。

家人酒馔兼虾菜,野老衣裳杂芰荷。

东海任公时问信,沧浪孺子亦来歌。

白鸥亦有忘机意,清影相看奈尔何。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