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歌子·其一鸦鬟》
《南歌子·其一鸦鬟》全文
清 / 王士禄   形式: 词  词牌: 南歌子

箫局晨香袅,流苏晓梦还。十三小女绿鸦鬟

情似十三明月,未全圆。花影红屏午,春光碧户传。

抱来雁柱三弦。已觉一弦一柱,思华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华年(huá nián)的意思:指青春年华,年轻时光的美好时期。

流苏(liú sū)的意思:指物体下垂的部分,也比喻人物的品质或形象。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三弦(sān xiá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和两个以上的异性保持不正当的关系。

三明(sān m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智慧明达、见识广博。

箫局(xiāo jú)的意思:指事情进行到最后关头,最关键的时刻。

晓梦(xiǎo mèng)的意思:晓梦指在梦中得到启示或意外的领悟,然后在醒来后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小女(xiǎo nǚ)的意思:指年幼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心思纯真、举止稚嫩的女子。

鸦鬟(yā huán)的意思:指女子把头发盘成鸦鸟的形状,形容打扮得过于繁琐、不自然。

雁柱(yàn zhù)的意思:指高大笔直的柱子,比喻人的品质高尚、正直。

一柱(yī zhù)的意思:指支撑整个建筑物的柱子,比喻承担重任、支持大局的人或事物。

十三弦(shí sān xián)的意思:形容技艺高超,才华出众。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王士禄的《南歌子·其一》以晨起的箫声和梦境为引,描绘了一幅少女闺中生活的画面。"箫局晨香袅",形象地展现了清晨女子在轻烟袅袅的香炉旁吹奏箫乐的情景,营造出宁静而雅致的氛围。"流苏晓梦还"则暗示了少女从梦境中醒来,流苏装饰的床帐增添了几分慵懒与娇媚。

"十三小女绿鸦鬟"直接点出少女的年龄和发饰,"绿鸦鬟"形容乌黑如鸦羽的发髻,既写出少女的青春活力,又暗示了她的纯真无邪。"情似十三明月,未全圆"运用比喻,将少女的情感比作不完全圆满的明月,寓意她情感丰富但尚未完全成熟。

接下来的"花影红屏午"描绘了午后时光,花影斑驳在红色屏风上,春光透过碧色门户洒入,展现出闺中的闲适与春意。"抱来雁柱十三弦"进一步描绘了少女对音乐的热爱,她怀抱琵琶,准备弹奏,那十三根弦仿佛承载着她对青春岁月的深深怀念。

最后两句"已觉一弦一柱,思华年"直抒胸臆,少女在抚琴时,每一弦每一线都唤起了她对美好年华的回忆和感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青春少女的形象,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微妙感触。

作者介绍

王士禄
朝代:清

(1626—1673)山东新城人,字子底,号西樵山人。顺治九年进士,授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考功员外郎。以故下狱半年,后得昭雪。与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诗名,号为三王。作品冲和淡泊。诗集初有《表微堂诗刻》,后有《十笏草堂诗选》、《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闻词》。
猜你喜欢

四用韵·其一

寄食于人苦未佳,从来逆旅便为家。

四时长是瓶无粟,一夜偶然灯有花。

雪夜又寒谁复料,物中惟老不堪誇。

卷书危坐时相望,不觉西南各一涯。

(0)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0)

左臂痛

人生两臂重天下,濠上仙翁语意高。

不以拾遗曾坠马,可教吏部废持螯。

风寒欠护知谁过,药裹频更藉汝曹。

安得慈悲有千手,一枝才是九牛毛。

(0)

送实堂吴帅归天台二首·其二

天台一万八千丈,玉立人间第一流。

士要著书归亦乐,道堪传世外何求。

能令不作三公耳,且共相看一笑休。

渺渺层云双目短,几时归雁落沧洲。

(0)

兴宁界上

压脑文书坐得牢,偶然散诞此江皋。

一春冷雨莺花老,十日新晴麻麦高。

鸟迹窎留仓颉字,草香撷出屈平骚。

不知何许缫车动,又送新丝入鬓毛。

(0)

开元天宝杂咏.辟寒犀

迢迢交趾到长安,黄色如金眼不看。

阖殿春回人未觉,外间何处不风寒。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