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调鼎(tiáo dǐng)的意思:指调整权力、地位或职务。
鼎鼐(dǐng nài)的意思:形容人才辈出,卓越杰出。
凤雏(fèng chú)的意思:比喻有才能而又年轻有为的人。
后知(hòu zhī)的意思:事后才知道,事后才觉察到。指人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旧德(jiù dé)的意思:指老一代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名儒(míng rú)的意思:指有名望和才学的学者或文人。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晚岁(wǎn suì)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岁数。
无憾(wú hàn)的意思:没有遗憾,心无挂碍
一代(yī dài)的意思:指同一时代的人或事物。
竹符(zhú fú)的意思:指用竹子制作的符箓,比喻虚假的凭证或证明。
老江湖(lǎo jiāng h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经验丰富、老练而又狡猾的人。
- 翻译
- 历经三个朝代都赞扬他的美德,他作为一代名儒被人敬仰。
晚年时他依然提着书籍袋子,每年都有新官职任命。
我们都期待他能主持国家大事,没想到他在晚年却归隐江湖。
他虽然离开了,但身后没有遗憾,家族中还有像凤凰雏鸟般有才华的后辈。
- 注释
- 三朝:历经三个朝代。
褒:赞扬。
旧德:过去的美德。
一代:一代人。
名儒:著名学者。
晚岁:晚年。
荷橐:提着书籍袋子,象征学问。
频年:多年。
剖竹符:获得新的官职任命。
共期:共同期待。
调鼎鼐:主持国家大事,比喻治理国家。
老江湖:指退隐江湖的老者。
身后:死后。
知无憾:没有遗憾。
传家:家族传承。
凤雏:比喻有出息的后代。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吴 芋的作品,名为《挽林绍伊二首(其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前朝旧德的赞美,对一代儒学名士的仰望,以及对个人晚年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描绘。
"三朝褒旧德,一代仰名儒",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优秀文化传统的尊崇与推崇。这里的“三朝”指的是历代累积下来的美好传统,而“一代仰名儒”则是对当时或过去某位儒学大家的敬仰。
"晚岁持荷橐,频年剖竹符",写出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持荷橐”意味着携带着莲藕(即莲子)和葫芦,这些都是简单而自然的物品,象征着诗人的淡泊名利、归于自然的心态。而“剖竹符”则是说诗人经常使用竹制的工具或是研究竹子的特性。这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喜爱,以及他对生活简单而有序的追求。
"共期调鼎鼐,岂谓老江湖"一句,则是在表达诗人的精神状态。他不愿意被世俗所束缚,不想因为年迈就失去了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热爱。这里的“共期”意味着与朋友一起,“调鼎鼐”则是调整生活节奏,享受平淡生活。"岂谓老江湖"表达了诗人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老去,而是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最后两句“身后知无憾,传家有凤雏”,则是在强调诗人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肯定。在他看来,即使到了晚年,也不留下任何遗憾。而“传家有凤雏”则是说他的家族中有像凤凰一样珍贵的后代,承载着家族的希望和未来。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在晚年依旧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朱塘晦翁亭
吾州断云边,山水则大好。
不知几何年,有一晦翁老。
去为考亭人,草树日枯槁。
儿时所钓游,岂不槩怀抱。
归来乎令威,杖屦费幽讨。
寒绿翁家塘,昨梦几倾倒。
田田君子花,籍籍书带草。
谁其月三间,聊以寄吾浩。
翁今为飞仙,落叶纷不扫。
滕侯所书绅,岁月略可考。
诸郎表章之,三峰倚晴昊。
藐予抱遗书,生世恨不早。
至今章句间,兀兀首空皓。
缅怀草堂云,春风动芹藻。
呈和仲
何须不踏东华土,何须不吃吴山水。
同时辈流半霄汉,径上银台披凤尾。
几曾礼部奏第一,十载青衫百寮底。
相公之甥径甚捷,头放稍低那得尔。
直不虎关非狂耶,胡不爱官几历诋。
吏铨教授古括州,管领风云二三子。
孔堂丝竹秋雨荒,弦诵琅然顿盈耳。
深衣楚楚有古意,相对青灯夜分语。
六鳌云海渺何许,宝字森罗风日美。
人言欠渠挥翰手,倘及春江戒行李。
寒毡对客澹无欲,清梦不劳曾到此。
谈经归来喜津津,手洗翠缶香倾银。
何以娱子白发亲,梅花中有无边春。
扫蜜
须蜜之人去其国,尽以族行无敢逸。
缀如垂瘤大如囊,低压山墙于我室。
秦人逐客真少恩,客来须看春正酣。
咄嗟已办四山壁,正对桃李开茅庵。
苍头奴解与之语,拥彗招邀聿来宇。
相攸新邑经始忙,先作高台奉盟主。
沈沈夥涉之为王,独无摇毒之虿芒。
熙熙登台坐垂拱,花底退衙春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