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正(bù zhèng)的意思:指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气或不道德的行为。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豺狼(chái láng)的意思:指凶狠残忍的人或势力。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蹈义(dǎo yì)的意思:坚守正义,不顾个人利益
多滥(duō l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质量低劣、品质恶劣或程度极差。
偾事(fèn shì)的意思:指代能够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分割(fēn gē)的意思:将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或分离开来。
将相(jiàng xiàng)的意思:指将帅、相国等高级军事或政治职位。
寇患(kòu huàn)的意思:寇患指的是外来的敌寇或灾祸。
滥竽(làn yú)的意思:形容演奏乐器不好,技艺拙劣。
窃位(qiè wèi)的意思:指夺取别人的地位或职位,暗中篡夺权力。
清都(qīng dōu)的意思:指政治清明、治理清廉的都城。
天衢(tiān qú)的意思:指大道、大街,也比喻主要的道路或通道。
狎处(xiá chǔ)的意思:形容对待不正式,不拘束。
一统(yī tǒng)的意思:统一、统治全国或某个地区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远虑(yuǎn lǜ)的意思:考虑问题时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思考。
诈虞(zhà yú)的意思:欺骗、虚伪的行为
中外(zhōng wài)的意思:指国内外,中外相对。
- 鉴赏
这首诗《后出塞和老杜韵(其四)》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揭示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和平时期国家治理的潜在危机。
首句“中外本一家,狎处无诈虞”,开篇即指出天下本为一家,人们相处应无欺诈之心,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然而,“承平昧远虑,将相多滥竽”两句转折,批评在太平盛世中,人们往往忽视长远考虑,导致将相之位充斥着无能之辈,暗示了国家治理的隐患。
接着,“遂使一统势,分割成魏吴”描绘了由于上述问题,原本统一的国家力量被削弱,最终分裂成多个独立的势力,暗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以此警示当权者应警惕权力的分散与滥用。
“不正偾事罪,徒惜蹈义驱”表达了对不正当行为的谴责,即使是为了正义而行动,也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强调了道德与权力行使之间的平衡。
“弹射仍窃位,气燄蔽清都”指出即便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高位,他们的傲慢与嚣张却遮蔽了清正之气,比喻为污浊的风气弥漫于朝廷之上。
最后,“寇患不在边,豺狼盈天衢”以形象的语言警告,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边境,而是内部的腐败与混乱,犹如豺狼充斥在大道上,隐喻了内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教训的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担忧,通过历史的镜像,提醒人们警惕权力的腐蚀作用,以及道德与治理之间的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造袁州浮桥语
普庵教化修浮桥,信心自肯大丰饶。
解脱皆因不思议,度人无量永逍遥。
秀江千古源何极,非干今日与明朝。
一生补处谁知有,万德咸欢寂体寥。
蚊子眼中藏刹土,红灯焰里热眉毛。
毫发虚空全不漏,海山相击浪滔滔。
石牛吃尽张公粟,木女垂丝钓巨鳌。
新罗国打西川鼓,东震旦抛北越刀。
孔自孔,毛自毛,针劄不入大雄豪。
妄想颠倒苏公盛,未解撑船弄竹篙。
岂在文言多卜度,德山拄杖不敲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