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寒八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脱下单衣换夹衣,即使禁烟时节也总有寒冷的时候。
你知道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吗?那就是寒食节,家家户户插上柳枝装饰。
- 注释
- 脱却:脱下。
单衣:单层衣物。
著:穿。
裌衣:夹衣,两层布料的衣物。
禁烟:古代清明节前后的习俗,禁烟火以示对先人的尊重。
无有:没有。
不寒时:不是不冷的时候。
一年好处:一年中美好的时刻。
君知么:你知道吗。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前一天或后一天,禁烟火、祭祖。
千门:众多门户,形容城市或乡村的广大范围。
插柳枝:寒食节习俗,人们插柳枝以示纪念和迎接春天。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事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生活无常的感慨。首句“脱却单衣著裌衣”表现出初春时节,气温尚未转暖,人们开始换上较为厚重的衣物以御寒。"禁烟无有不寒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季节的冷清感觉,不需用香料熏烟驱寒,因为天气本身就带有一种自然的凉意。
接着,诗人问道“一年好处君知么”,这里的“好处”指的是春日宜人的景致和心境,而“君知么”则是对读者的提问,询问他们是否也感受到了这一时节的美好。紧跟着的“寒食千门插柳枝”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在寒食节(即寒食节,古代习俗,在清明前后禁火,不煮食物)插柳枝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这种平实而不失意境的表达方式,也体现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九日登平山和赵子固帅机
望神京、目断烟草,青天长剑频倚。
香街十里朱帘月,空想当年华丽。堪叹处。
渺沙霭蒹葭,咿雁声起。平山谩记。
怅杨柳春风,晴空栏槛,陈迹总非是。
重阳好,红叶黄华满地。良辰美景如此。
青油幕府传芳斝,苒苒露琼花气。还更喜。
看玉阃规恢,笑骋伊吾志。尘清北冀。
便向关洛联镳,巍巍冠佩,麟阁画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