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曾裘父丈亡追用前韵寄审知二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我这钓鱼的小船,本想追随涪翁的足迹,但在当世,却没有被理解接纳。
谁能料到,我的才华最终未被赏识,只能像对待普通物品一样,惋惜地看待那些不识人才的人。
- 注释
- 钓船:比喻诗人自己。
涪翁:指宋代诗人黄庭坚,以其隐居涪江而得名。
当世:指当时的世人。
取容:接纳、容纳。
传亡:流传不广,未被广泛认知。
欠识:缺乏认识,未被赏识。
物论:世俗的评价,一般人的看法。
元龙:陈元龙,三国时期的人物,以才识过人著称,此处借指有才华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对故友曾裘父去世的哀悼和对当时社会未能充分认识其价值的感慨。"钓船颇欲佐涪翁"暗指曾裘父有如唐代诗人柳宗元那样的才情,却未得世人赏识。"当世知余莫取容"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境遇的同情,感叹他在世时未能得到应有的接纳。"谁料传亡终欠识"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生前未被广泛认知的遗憾,"但同物论惜元龙"借用东汉名士陈登(字元龙)的典故,表达对曾裘父高尚品格的惋惜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后人未能理解其价值的叹息。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对故人的敬仰与哀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