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愁声谁忍闻,别时对此堪惆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山(bā shān)的意思:指巴蜀山区,也泛指险峻的山岳地带。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不栖(bù qī)的意思:不停留、不驻扎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初日(chū rì)的意思:初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或第一天。
复回(fù huí)的意思:重新回到过去的状态或位置。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两两(liǎng liǎng)的意思:成对出现或成对进行。
排云(pái yún)的意思:排除困难,消除阻碍。
盘根(pán gēn)的意思:形容事物纷乱复杂,错综复杂,难以解决。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三三(sān sān)的意思:三个人或物的数量
索漠(suǒ mò)的意思:索漠指的是心情冷淡,态度冷漠,不热情。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往复(wǎng fù)的意思:来回行走或进行的动作。
巫峡(wū xiá)的意思:指险峻的峡谷或山路。
相向(xiāng xiàng)的意思:互相朝着相同的方向或目标前进。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雪岩(xuě yá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守信用。
云雪(yún xuě)的意思:形容雪花飘落得像云一样密集。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醉客(zuì kè)的意思:指喜欢喝酒的客人,也指酒鬼。
两两三三(liǎng liǎo sān s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排列整齐、有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孤寂之美。
首句“怪石如云起天上”,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岩石的奇特形态,仿佛从天际升起的云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枯藤盘根垂百丈”则通过藤蔓的缠绕和延伸,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藤蔓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垂挂于百丈之高,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萝深苔滑鸟不栖,索漠寒猿卧相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深密的藤萝与滑腻的青苔,使得连鸟儿都不愿停留,只有孤独的寒猿在相互对望,形成一幅凄清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鸟儿的逃离与猿猴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两两三三往复回,衔花映水皆奇状”描绘了一群动物或人物在水中倒影的美丽景象。它们或往或返,或衔着花朵,或映照在水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姿态,增添了诗篇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清秋倒树风涧号,初日排云雪岩壮”则是对季节变换和自然景观的描绘。清秋时节,风吹过倒下的树木,发出呼啸之声;初升的太阳穿透云层,照射在雪白的岩石上,展现出壮丽的景色。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更迭。
最后,“醉客应为巫峡吟,行人厌作巴山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离别的感慨。醉酒的客人可能会吟唱起巫峡的美景,而远行的行人或许会厌倦眺望巴山的景色,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洞里愁声谁忍闻,别时对此堪惆怅”则直接点明了主题——送别。洞穴里的哀伤之声令人不忍听闻,分别之时面对此景更是让人感到无限的惆怅。这两句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孤寂,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伤。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