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正沙亭作·其五》
《初正沙亭作·其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鱼艓妻子归来水滨

一家汉腊,十口托秦人

老鹤丹生顶,雏松白有鳞。

流光半百,谁爱岁华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百(bàn bǎi)的意思:指五十岁左右的年龄。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汉腊(hàn là)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神态十分丑陋或可怕。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妻子(qī zi)的意思:指已婚女子,与丈夫共同生活并相互扶持的女性。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岁华(suì huá)的意思:岁月的光景,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鱼艓(yú dié)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外表华丽,但内在空虚、不实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郁水之滨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沧桑感。

首句“鱼艓浮妻子”,以“鱼艓”比喻老人的简陋舟船,生动地展现了老人与家人一同漂泊的生活状态。接着,“归来郁水滨”点明了居住地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

“一家存汉腊,十口托秦人。”这两句通过“汉腊”和“秦人”的对比,暗示了老人家族的历史背景和迁移经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老鹤丹生顶,雏松白有鳞。”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老鹤象征着老人的高寿与智慧,雏松则寓意着新生与希望。鹤顶生丹,松鳞呈白,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寄托了诗人对老人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流光催半百,谁爱岁华新。”最后两句,诗人感慨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半百之年已至,却依然热爱生活中的新鲜事物。这种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人及其家庭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情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雪竹·其一

雪压烟迷月又蹉,前村昏黑水增波。

梅花也自难张主,数尺寒稍奈尔何。

(0)

中秋雨集金氏园亭次陈思立

中秋风雨剧凌冯,拂闷觥筹倒一朋。

绿桂隔年疏彩晕,银毬终夜断长绳。

泥深水掌花边鸭,帽落霜颠影外僧。

醉后忽呼长剑看,赤鳞乘涨欲飞腾。

(0)

昨见

昨见食偶者,析偶以为薪。

零星椎股脾,寸尺移居臀。

心胸本无有,斧亦集其垠。

辟彼偃师工,立剖瞬者身。

彼偃师者析,庸以免其嗔。

免嗔岂得巳,为薪岂无榛。

何忘食女德,辛苦二十春。

食偶者答言,当其为偶辰。

我即薪视尔,尔自不我知,我志如此矣。

我欲尔也歌,尔即轩厥舐。

我欲尔也舞,尔即蹈厥趾。

我怒尔唇阖,我笑尔唇启。

凡我所控提,尔即如我自。

尔自不觉知,昧我蓄薪志。

(0)

蜡梅·其一

镜里素娥容貌改,铅华净洗试新妆。

纤葩微沁蜂须蜜,疏蕊中凝凤髓香。

苒苒仙姿含淡白,盈盈宫粉带轻黄。

先迎蜡雪留孤迹,独倚春风压众芳。

(0)

锦树行

吴江上,郢水东。木落秋霜冷,波涵夕照红。

天机织成五色绮,地气吐出双飞虹。

低连曲岸山岚曙,远接寒冈野烧空。

枫叶满林凋玉露,落霞影里飞孤鹜。

渔歌声断綵云留,我行见之岁云暮。

关河万里雁书遥,行子天涯在何处。

我歌锦树行,曲尽难为情。

十月桃花烂如锦,运粮初过南昌城。

(0)

入朝曲

圣作万物睹,如日天之中。

玉帛来群后,车书庆大同。

翔毂临驰道,鸣佩集上宫。

天香满臣袖,封事达帝聪。

衮职惭无补,赓歌颂成功。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