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厉山人寄怀韵》
《和厉山人寄怀韵》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百溜崩厓树不明夜中紧籁逼窗楹。

匿身在草拚薶梦,乞食随乡惧辱名。

遍地剩粱矜饿鸟,连村哀角入遥城。

阳阿未分晞吾发,空览墙花落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角(āi jiǎo)的意思:形容悲伤或凄凉的声音。

遍地(biàn dì)的意思:遍布整个地方,无处不在

不明(bù míng)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

连村(lián cūn)的意思:连续的村庄,形容地理位置相近的村落。

落英(luò yīng)的意思:指花朵凋零或落下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兴盛或美好瞬间的结束。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墙花(qiáng huā)的意思:指在人群中默默无闻、不引人注意的人。

阳阿(yáng ā)的意思:指男子的阳刚之气和威严。

夜中(yè zhōng)的意思:夜晚的时候。

在草(zài cǎo)的意思:在草地上。形容人或物在草地上活动或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首联“百溜崩厓树不明,夜中紧籁逼窗楹”以自然界的声响衬托出夜晚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孤寂,仿佛瀑布的轰鸣声与风的低吟声都直接穿透了窗户,直抵心房。接下来的“匿身在草拚薶梦,乞食随乡惧辱名”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处境与心态,他如同一只藏匿于草丛中的动物,试图逃避现实的残酷,同时又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的歧视,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遍地剩粱矜饿鸟,连村哀角入遥城”则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场景,描绘了饥饿的鸟儿在遍地寻找食物的景象,以及远处村庄传来的哀伤号角声,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着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无奈。最后,“阳阿未分晞吾发,空览墙花辨落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尽管阳光尚未普照,岁月依旧无情,但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即使是在荒芜之地,也能发现那些虽已凋零但仍能辨识的花朵,象征着对生活的一丝希望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个人命运的深切反思,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杜甫祠

呜呼杜少陵,醉卧春江涨。

文章万丈光,不随枯骨葬。

平生稷契心,致君尧舜上。

时兮弗我与,屹然抱微尚。

干戈奔走踪,道路饥寒状。

草中辨君臣,笔端诛将相。

高吟比兴体,力救风雅丧。

如史数十篇,才气一何壮。

到今五百年,知公尚无恙。

麒麟守高阡,貂蝉入画像。

一死不几时,声迹两尘莽。

何如耒阳江头三尺荒草坟,名如日月光天壤。

(0)

江南新体

郎船江下泊,妾家楼上住。

朝朝暮暮间,上下两相顾。

相顾不相亲,风波愁杀人。

(0)

寄姚楚州·其一

人材当世用,缓急敢辞难。

身挟天威重,名惊贼胆寒。

临机一著妙,入境众心安。

闻已诛元恶,仍须问祸端。

(0)

寄永嘉太守赵茂实·其二

身为吟诗瘦,家因好谊贫。

如何贤太守,不念可怜人。

橘井谁知处,桃源莫问津。

秋风吹白发,沧海老垂纶。

(0)

书事

喜作羊城客,忘为鹤发翁。

问天求酒量,翻海洗诗穷。

已过西南道,适遭东北风。

扁舟载明月,枉作卖油公。

(0)

孙大监挽诗·其一

禹穴收云气,沧江亦断流。

真成扫地尽,同作上天游。

铭诔看遗史,衣冠入隐丘。

空馀平世眼,曾望李膺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