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榛蝈·其二》
《榛蝈·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生水族蝈生陆,振羽秋丛解促寒。

蝈氏去蛙因错注,至今名象秋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蝈氏(guō sh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卓越,突出出众。

名象(mí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象或事物的形态非常出众、独特,令人难以忘怀。

秋官(qiū guān)的意思:指官职高升或权势昌盛。形容人事业或地位的发展得到提升。

生水(shēng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沉淀、净化处理的水,比喻没有经过加工、筛选的事物。

水族(shuǐ zú)的意思:指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像鱼儿一样亲密无间。

振羽(zhèn yǔ)的意思:指振奋羽翼,重新展翅高飞的意思。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榛蝈(其二)》。诗中以“蛙”与“蝈”两种昆虫为题材,巧妙地运用对比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首句“蛙生水族蝈生陆”,生动描绘了蛙与蝈各自的生活环境,蛙生活在水中,而蝈则栖息于陆地。次句“振羽秋丛解促寒”,描述了蝈在秋季丛中振翅以抵御寒冷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昆虫适应季节变化的生存智慧。

接着,“蝈氏去蛙因错注”,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蝈与蛙的关系比作因错误注解而产生的误解,暗含了对自然界某些现象解释不清或人为误读的感慨。最后,“至今名象混秋官”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这种混淆至今仍存在,如同秋天的官员一般,比喻某些权威或官方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命名也存在混淆不清的情况。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言意味浓厚,通过对昆虫生活习性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认知局限的反思。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赋得手植桧

灵根欣得地,茂叶想参天。

老匪仙方驻,名因圣植传。

肉蒲今岂在,散木信虚焉。

见说荣枯屡,宛看左右缠。

不栖凡鸟雀,常拂瑞云烟。

远谢大椿树,春秋徒八千。

(0)

驻汤山行宫即事·其三

晴影入庭深,池流引暗琴。

雪花喷龙口,香穗发兰心。

脉脉符仁义,溶溶镇酌斟。

徘徊思浴德,讵止涤尘襟。

(0)

叠旧岁中秋帖子韵并令梁诗正蒋溥和之·其二

嫦娥还守一轮光,彷佛风吹桂子香。

今夕三条银烛下,万人昂首眄云匡。

(0)

沈家村

前岁沈家村,他处歉秋此较好。

今岁沈家村,却同他处登万宝。

安得遍海宇,皆似沈家村。

旱暵可戽涝可泄,五谷常穫孳鸡豚。

村内老翁抱其孙,怃然独不喜,蹙眉相与言。

三时勤农实已惫,远近俱收向谁卖。

(0)

秋日恭奉皇太后巡行塞外晓发圆明园即景成什·其二

塞堞倚层峦,遥遥云际看。

整辎尘净路,策马潦收滩。

缨犬思驰足,韝鹰欲奋翰。

时巡古有制,讵是重游盘。

(0)

金风下阊阖,峭爽澄空宇。

回眸睇碧虚,徂云无一缕。

迎来满意秋,饯却殢人暑。

应观筑圃场,即听发砧杵。

挥毫觉异前,潇洒增如许。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