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定时(dìng shí)的意思: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有条不紊地进行。
定乱(dìng luàn)的意思:指稳定和混乱的对立关系。
乱人(luàn rén)的意思:指不守秩序,行为混乱或使人困扰的人。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散乱(sǎn luàn)的意思:指事物无序、杂乱无章、不整齐的状态。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为此(wèi cǐ)的意思: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
无像(wú xiàng)的意思:没有形象或模样,形容无法描绘或描述。
悬隔(xuán gé)的意思:指人的情感、关系或事物的联系中出现不稳定、不确定的情况。
一如(yī rú)的意思:与……一样,没有任何差别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定”与“乱”的关系,以及“像”与“无像”的辩证法。诗人通过“为散乱人,现如是相”,描绘了一个在混乱中显现形象的世界,暗示了人们所处环境的复杂多变。接着,“方其定时,孰为此像”提出问题,询问在秩序之时,究竟是何力量塑造了这些形象。这种对秩序与混乱之间转换过程的追问,体现了诗人对于宇宙法则和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刻思考。
“定乱一如,此像亦无”则进一步阐述了“定”与“乱”之间的统一性,指出在任何状态下,都不存在独立于变化之外的固定形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洞察,强调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
最后,“若言无像,天地悬隔”则将讨论推向极致,提出如果否认一切形象的存在,那么“天地悬隔”,即意味着彻底否定现实世界的存在。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像”与“无像”关系的探讨,也触及了哲学中关于存在本质的深层问题,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宇宙、人生与存在的根本问题,展现了诗人对世界深刻的洞察力和独到的思考方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