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州留别》
《广州留别》全文
清 / 金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漫说还乡去,偏增离别情

长风归棹落日孤城

黄木湾头路红棉岭外程。

珠江风景佳节清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情(bié qíng)的意思:离别时的情感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归棹(guī zhào)的意思:指船只返回原港口,比喻归还、归宿。

红棉(hóng mián)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善良,情感纯真,具有同情心和爱心。

还乡(huá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故乡。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离别(lí bié)的意思:离别指分别、分离。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漫说(màn shuō)的意思:随便说、胡说八道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头路(tóu lù)的意思:指前途、前景、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湾头(wān tóu)的意思:指迅速转变方向或态度,突然改变立场。

珠江(zhū jiāng)的意思:指珠江,是中国南方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鉴赏

这首《广州留别》是清代诗人金和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色的融合,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

首句“漫说还乡去,偏增离别情”,开篇即以一种看似矛盾的表达,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表面上说要回乡,实际上却因即将离别而增添了一层离愁别绪。这种反差巧妙地捕捉了离别时刻人们内心深处的微妙感受。

接着,“长风送归棹,落日下孤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长风拂过,似乎在为归舟送行;落日西沉,映照着孤独的城郭。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离别后环境的寂寥与孤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黄木湾头路,红棉岭外程”则将视线从眼前的景象转向更远的地方,黄木湾的路途,红棉岭的行程,既是对旅途遥远的描述,也是对未来的遥想。这里运用了色彩对比,黄木与红棉,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不同的情感体验,预示着旅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境变化。

最后,“珠江好风景,佳节近清明”两句,将思绪拉回到眼前,珠江的美景与即将到来的清明佳节形成鲜明对比。珠江的风光虽美,但此时此刻,面对离别,这些美好都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佳节的临近,更增添了对相聚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隐含着对离别后重逢的渴望。

整体而言,《广州留别》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离别时特有的哀而不伤、思而不绝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复杂情绪,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金和
朝代:清

金和,字弓叔,一字亚匏,上元人。贡生。有《来云阁诗稿》。
猜你喜欢

三十诗史·其一

钟山王气闇龙兴,竞有冰棺傍孝陵。

不可以仙宁事鬼,罔谙于佛大驱僧。

羞操尺匕从龙野,愿裹名花葬马塍。

细检梁陈残稿子,六家人物可同称。

(0)

韬庵以江橘水仙见惠,有诗率答三绝句·其三

六十流光下水船,旧题诗句几经年。

水仙无语洲奴笑,不见芦中共溯沿。

(0)

题江杏村侍禦梅阳归养图

气尽渔阳操,心酸得宝歌。

鼎湖龙已远,丹穴凤如何。

百六春将晚,东南雨苦多。

回文苏蕙子,谁是窦连波。

(0)

显陵二首·其一

城阙苍凉辇道斜,松山风景不胜嗟。

金凫玉碗埋幽草,废苑荒台卧落花。

陵谷已销天子气,宫墙尽傍野人家。

我来九曲河边听,流水无声噪暮鸦。

(0)

题瞿赠公鲁青先生自济图

二圣荣褒为一门,千官两府羡殊恩。

天平功德先公墓,待诏丹青上相孙。

独乐谁知孤愤寓,乘桴犹见壮心存。

横流君子从来贵,述祖诗篇告后昆。

(0)

武功吊康对山先生

末路词人剩草莱,兰台门望楚骚哀。

千秋功罪缘乡党,一卷文章见史才。

生有琵琶能击客,死馀腰鼓只封埃。

漆河一夜潺潺水,呜咽疑从北地来。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