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二月十三日延和轮对》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丁 未 二 月 十 三 日 延 和 轮 对 宋 /喻 良 能 六 年 不 获 面 虞 皇 ,重 对 彤 墀 昼 漏 长 。玉 色 粹 温 天 一 笑 ,归 来 满 袖 有 浓 香 。
- 注释
- 六年:指时间跨度较长,可能指政局动荡或个人遭遇。
面虞皇:面见皇帝,虞皇是对古代君主的尊称。
彤墀:红色的台阶,代指皇宫。
昼漏长:白天的日晷(计时器)显得漫长,暗示等待或感慨时光流逝。
玉色粹温:形容玉石般温润的色泽。
天一笑:比喻上天的微笑,可能象征吉祥或皇上的喜悦。
浓香:暗指贵重的香料或美好的记忆。
- 翻译
- 我六年未能见到皇上,如今再次面对红墙下的日晷,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白玉般的色泽温润如笑,仿佛上天的一抹恩赐,回来时衣袖间充满了浓郁的香气。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在丁未年(公元1177年)二月十三日参加廷对(君臣面议政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这次重要场合的感受。首句“六年不获面虞皇”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未能直接面对皇帝,暗示了他可能在外任职或经历了一段较长的等待期。次句“重对彤墀昼漏长”则写出了诗人终于有机会在红墙宫殿(彤墀)与皇帝面对面交谈,时间似乎显得格外漫长。
“玉色粹温天一笑”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皇帝的温和态度比作美玉般纯洁温润,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笑容的赞美,以及自己内心的喜悦。最后一句“归来满袖有浓香”,通过“满袖浓香”这一细节,既形象地描绘了宫廷的华贵氛围,也暗示了这次廷对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带走了皇帝的恩泽和荣耀的气息。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廷对时的心情变化,既有对皇帝的敬仰,也有对自己难得机会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感慨和对皇帝的忠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怀七首·其三
白石何凿凿,苍松何历历。
吁嗟世上人,崇朝不谋夕。
安能抱一经,终岁长局蹐。
高踞要路津,咳唾惊霹雳。
天威下严霜,须臾不可测。
华亭鹤唳悲,黄犬安可得。
膏明长自煎,泉甘每先竭。
何如保良贵,千秋谁复易。
百字令
龙华劫换,问何人料理,断金零粉。
五万春花如梦过,难遣些些春恨。
帐亸春宵,枕敧红玉,中有沧桑影。
定山堂畔,白头可照明镜。
记得肠断江南,花飞两岸,老去才还尽。
何不绛云楼下去,同礼空王钟磬。
青史闲看,红妆浅拜,回护吾宗肯。
漳江一传,心头蓦地来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