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四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泰所作的《颂古四十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省的禅意。
"不是风兮不是幡",诗人以风和幡的比喻,暗示事物并非表面所见那么简单,可能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含义,暗示了世间万物的虚幻不实。
"一重山后一重山",描绘出连绵不断的山峦,象征着人生的重重阻碍或内心的重重困惑,也暗示着探索真理之路的漫长与曲折。
"青春雨过无馀因",将青春比作春雨,寓意青春易逝,人生如梦,雨过之后不留痕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淡然。
"独倚危楼望刹竿",诗人独自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处的佛塔尖端(刹竿),寓意寻求精神寄托或超脱尘世的愿望,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禅宗意象,传达出对生命、时间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庄晤施汉章少府别后寄赠
清晨动征铎,初日蔽林坰。
高树郁苍荫,幽泉流古馨。
飞尘属广路,冠盖何亭亭。
玉骢夹杨柳,振缨谒华庭。
欢言既倾洽,逸气浮沧溟。
玉堂满虚籁,石壁纷遗经。
主人敬爱客,清尊陈绿醽。
避席请择言,油然谢酩酊。
暮色下荒野,帘幕摇风铃。
临轩玩夕景,白日忽已暝。
泛泛水中鸥,皎皎原上萤。
人生不自立,愧此七尺形。
天地变朝暮,聚散如浮萍。
归卧故山春,含情淡月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