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泛然(fà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宽慰、舒畅。
孔父(kǒng fù)的意思:指父亲的智慧和学识。
冥虚(míng xū)的意思:形容虚幻、不真实
生赖(shēng lài)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在依赖他人的状况下,无法独立自主。
太初(tài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的初期阶段。
童幼(tóng yòu)的意思:指成年人保持童心,不失天真纯真的品质。
万流(wàn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非常汹涌,无法阻挡。
微远(wēi yuǎn)的意思:微小而遥远。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虚极(xū jí)的意思:极端虚弱或虚弱到极点
颜生(yán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红,形容害羞、害怕或尴尬的心情。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 翻译
- 头顶的天空深邃无垠,遥远得无法彻底探究。
天赋的气质符合宇宙初创时的纯真,回归的形态寄托在孩童的稚嫩之中。
孔子对于最高的道理感到惭愧,颜回依靠的是真正的传授。
随意地融入万千河流之中,没有留下痕迹,世人无法遇见。
- 注释
- 太项:指广阔的天空。
冥虚:深邃虚空。
微远:极其遥远。
究:探究,研究。
禀量:天生的气质,天性。
太初:宇宙的初始时期,万物未生之时。
返形:回归本真的形态。
童幼:孩童时期,比喻纯真无邪的状态。
孔父:指孔子,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
至理:最高深的道理或真理。
颜生:颜回,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真授:真正的传授或教导。
泛然:随意,自然而然的样子。
万流:万千河流,比喻众多的事物或人群。
无迹:没有留下痕迹,不显山露水。
莫觏:无法遇见,遇不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洁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开篇“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写出了隐士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之高远和深邃,仿佛触及到了宇宙的边际,却又是那么地遥不可及。
接着,“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表达了隐士对原始自然状态的向往,将自己的生命回归到最初的纯净无瑕,如同孩童般天真无邪。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
“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则是在借助古代圣贤孔子和颜回的智慧与品德来肯定这种隐逸的生活方式。孔子的“惭至理”指的是他对道理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而颜回的“赖真授”则是对其依靠内心真诚不变的态度。
最后,“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展现了隐士与世界的关系,他如同江河之水,与万物共融,卻又无迹可寻,让世人难以窥测。这是一种超脱尘俗、独立自在的生存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理念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高洁超逸的人生追求,是对古代中国文化中隐逸传统的一次美丽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