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其二》
《雪·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人皆怜洁白岂敢严威

不使鸿翼偏令马蹄

石光深处透,草色静中迷。

夜夜山钟起,随风度隔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鸿翼(hóng yì)的意思:比喻有能力有才干的人,能够为国家或组织带来繁荣和发展。

洁白(jié bái)的意思:非常干净、纯洁无瑕的状态或品质。

惊鸿(jīng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出现时令人惊叹,犹如一只飞翔的天鹅。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偏令(piān lìng)的意思:指偏爱、偏袒某人或某事物,使其处于有利或优越的地位。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山钟(shān zhōng)的意思:比喻声音洪亮、传播广泛。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严威(yán wēi)的意思:指严厉的威势和严肃的态度。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的静谧与深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之洁白与神秘。首句“人皆怜洁白”,开篇即点出雪的特质——洁白,引出人们对雪的喜爱之情。接着,“岂敢信严威”则暗示了雪的寒冷与严肃,让人不敢轻易接近。诗人巧妙地运用“惊鸿翼”和“近马蹄”这两个形象,一方面表达了雪覆盖大地的广阔与深远,另一方面也暗喻了雪对万物的覆盖与影响。

“石光深处透,草色静中迷”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景的层次感与细节之美。雪光穿透岩石,映照出深邃的世界;而静谧的环境中,草色在雪的覆盖下变得模糊不清,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种对比与融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

最后,“夜夜山钟起,随风度隔溪”则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入其中,夜晚的山钟声伴随着微风,跨越溪流,传递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真州送别悦希云

欲别不别重相携,别思已逐寒云飞。

飞云一去不可得,千村万落明斜晖。

回头望吴山,满目青依依。

亦如送我望我去,立尽风烟未忍归。

(0)

次韵竺元和尚山讴四首·其四

梅花报春信,竹外香风吹。

青山与世隔,幽意何人知。

冰霜政严洁,云石相因依。

伫立望归鹤,月上寒松枝。

(0)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十

历遍乾坤没处寻,偶然得住此山林。

茅庵高插云霄碧,藓径斜过竹树深。

人为利名惊宠辱,我因禅寂老光阴。

苍松怪石无人识,犹更将心去觅心。

(0)

会曹伯圭

故人乍见如生面,良久熟视仍惊呼。

六年怪我忧患馀,不应丰美如瓠壶。

煖汤濯足敷座坐,呼童爨玉羹土酥。

携过双林谒大士,天华吹堕红氍毹。

断穗清霜农圃净,寒鸦落木渔村孤。

从游复恨冬日短,张灯待月松堂虚。

渊明不入惠远社,杜子颇是赞公徒。

彼皆艰难困生理,好事岂有此乐且。

曹君曹君慎勿疏,他年念我专壑居。

夜来奇梦果有徵,乘风万里云龙趋。

(0)

秋夜独坐

解带坐盘石,翛然四体轻。

夜凉蛩语细,天净月华清。

孤烛明深殿,哀笳起废城。

寥寥尘境外,谁识此时情。

(0)

送日上人还吴淞

秋云秋水两悠悠,白首何堪动别愁。

代岭月明寒雁过,楚江木落晚禾收。

夫差既赐申胥剑,勾践难回范蠡舟。

今古兴亡无限事,愿因归路问沙鸥。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