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深处透,草色静中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鸿翼(hóng yì)的意思:比喻有能力有才干的人,能够为国家或组织带来繁荣和发展。
洁白(jié bái)的意思:非常干净、纯洁无瑕的状态或品质。
惊鸿(jīng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出现时令人惊叹,犹如一只飞翔的天鹅。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偏令(piān lìng)的意思:指偏爱、偏袒某人或某事物,使其处于有利或优越的地位。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山钟(shān zhōng)的意思:比喻声音洪亮、传播广泛。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严威(yán wēi)的意思:指严厉的威势和严肃的态度。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的静谧与深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之洁白与神秘。首句“人皆怜洁白”,开篇即点出雪的特质——洁白,引出人们对雪的喜爱之情。接着,“岂敢信严威”则暗示了雪的寒冷与严肃,让人不敢轻易接近。诗人巧妙地运用“惊鸿翼”和“近马蹄”这两个形象,一方面表达了雪覆盖大地的广阔与深远,另一方面也暗喻了雪对万物的覆盖与影响。
“石光深处透,草色静中迷”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景的层次感与细节之美。雪光穿透岩石,映照出深邃的世界;而静谧的环境中,草色在雪的覆盖下变得模糊不清,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种对比与融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
最后,“夜夜山钟起,随风度隔溪”则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入其中,夜晚的山钟声伴随着微风,跨越溪流,传递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十
历遍乾坤没处寻,偶然得住此山林。
茅庵高插云霄碧,藓径斜过竹树深。
人为利名惊宠辱,我因禅寂老光阴。
苍松怪石无人识,犹更将心去觅心。
会曹伯圭
故人乍见如生面,良久熟视仍惊呼。
六年怪我忧患馀,不应丰美如瓠壶。
煖汤濯足敷座坐,呼童爨玉羹土酥。
携过双林谒大士,天华吹堕红氍毹。
断穗清霜农圃净,寒鸦落木渔村孤。
从游复恨冬日短,张灯待月松堂虚。
渊明不入惠远社,杜子颇是赞公徒。
彼皆艰难困生理,好事岂有此乐且。
曹君曹君慎勿疏,他年念我专壑居。
夜来奇梦果有徵,乘风万里云龙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