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宪度明府招饮时以目疾不能赴移席小寓诗以谢之》
《王宪度明府招饮时以目疾不能赴移席小寓诗以谢之》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瞻依偃室愧嘉宾,褦襶何辞触后尘

下榻不留歌铗客,曳裾原是受廛人

白头壤父扶藜至,青鬓神君设醴频。

自笑欲从阳里子,尚期倾酿吐车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廛人(chán rén)的意思:指商贩、店主等在自己的店铺里辛勤劳作的人。

车茵(chē yīn)的意思:指车马行走的痕迹,也比喻人的行迹。

后尘(hòu chén)的意思:指在别人的身后受到影响或被比较。

嘉宾(jiā bīn)的意思:指受邀请的客人或受人敬重的客人。

里子(lǐ zǐ)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在实质、内涵或本质。

青鬓(qīng bì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黑发,也用来形容年轻人的美丽和青春。

壤父(rǎng fù)的意思:指父亲年纪大、精神矍铄、身体健康。

设醴(shè lǐ)的意思:设立醴泉,指人们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以谋求发展和成功。

神君(shén jūn)的意思:指神明或神灵。

受廛(shòu chá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团体在经历了一番困苦后,得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重新获得成功。

下榻(xià tà)的意思:指暂时歇脚、住宿。

曳裾(yè jū)的意思:指行走时衣袂拖地,形容举止端庄、娴静。

瞻依(zhān yī)的意思:仰慕、依赖

吐车茵(tǔ chē yīn)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粗鲁、无礼。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宪度明府邀请宴饮却因目疾未能赴约的歉意与感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宴会的期待。

首联“瞻依偃室愧嘉宾,褦襶何辞触后尘。”以“偃室”象征宴会的盛况,诗人自谦地表示虽未能亲临,但心中充满愧疚,同时也表达了对嘉宾们的敬意。这里“褦襶”借指宾客,诗人以“何辞触后尘”表达即使有诸多不便,也愿意参与其中,体现了对宴会的向往。

颔联“下榻不留歌铗客,曳裾原是受廛人。”通过“下榻”和“歌铗客”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虽然未能亲自参加宴会,但内心依然渴望成为宴会的一部分。同时,“曳裾”和“受廛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虽身处平凡,但内心充满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颈联“白头壤父扶藜至,青鬓神君设醴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白发老翁(壤父)拄着拐杖前来,青年人(神君)频繁地设酒款待。这不仅体现了宴会的热烈气氛,也寓意着不同年龄层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老一辈的尊重和对年轻一代的鼓励。

尾联“自笑欲从阳里子,尚期倾酿吐车茵。”诗人自嘲自己若能前往,定会畅饮尽兴,甚至希望能在宴会上吐露心声。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宴会的期待,也流露出其率真和乐观的性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宴会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傅司理母守节

握手无存没,遗孤自始终。

此生唯泣鹄,不死为丸熊。

玉貌先年毁,冰心后日融。

天留素机月,人诵柏舟风。

太史诗垂采,仙郎籍已通。

事归彤管上,名在紫泥中。

隽箸时堪进,潘舆乐未穷。

请看臣向传,能复几人同。

(0)

余忝督郧楚与季朗后先发辱以丽赋见赠且出扇命诗走笔酬谢

郧国忝持节,春明同振衣。

怜君一咳唾,散作千珠玑。

把并吴钩色,携增楚璧辉。

好逢杨得意,未讶荐书稀。

(0)

即事呈邢邵二医·其一

春朝视膳罢,次第检方书。

薄宦人皆有,穷愁老自如。

枕移啼鸟后,杯到落花初。

况是谈诗懒,无劳客起予。

(0)

江上别杨都督瞻美子念道振诸君

此别不成远,如何挥涕频。

酒分南北路,身是去留人。

兰省羁难弟,柴门立老亲。

十年高枕在,那忍付风尘。

(0)

送王和仲还吴

黄金空插汉,词客岂雄飞。

铗忆何门是,绨怜旧侣非。

秋山双骨立,沧海一身归。

若过烟霞地,为余扫钓矶。

(0)

送张敉之白下分得长干里

君是张星裔,偏歌玉树花。

侬家杨柳色,应接白门鸦。

别泪销金粉,新篇掞彩霞。

长干六代地,今昔擅豪华。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