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通人俘虏二首·其一》
《哀通人俘虏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沙漠无春雪满天,不知旧岁新年

如何化得身双翼,飞向南方杜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旧岁(ji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的岁月。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沙漠(shā mò)的意思:沙漠指干旱贫瘠的荒漠地带,也可比喻人心冷漠、无情。

新年(xīn nián)的意思:指每年的开始,即公历的1月1日,也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知旧(zhī jiù)的意思:了解过去的事物或知识,使自己更加丰富和有智慧。

鉴赏

这首诗《哀通人俘虏二首(其一)》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沙漠中独特的景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被俘虏者的深切同情。

首句“沙漠无春雪满天”,以沙漠为背景,点明环境的荒凉与寒冷,同时“雪满天”暗示了一种凄凉与孤寂的氛围,仿佛连春天的温暖也无法触及这片土地。接着,“不知旧岁与新年”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在极端环境中难以分辨季节更替的无奈与悲哀。

后两句“如何化得身双翼,飞向南方学杜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自己能够化身为拥有双翼的鸟儿,自由地飞翔到南方,学习杜鹃的啼鸣。杜鹃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哀怨与思念,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一设想既展现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也寄托了对未来可能解脱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沙漠的严酷与杜鹃的哀鸣,以及对自由与思念的向往,深刻揭示了被俘虏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常山道中二首·其二

晨征阴雾合,晚泊霁光新。

闻鼓初非社,逢耕政及春。

嗟余寄径客,羡尔受廛人。

有债成诗瘦,无钱罢饮醇。

(0)

寄题分宜簿舍怀古阁为刘公度赋

虽云闲主簿,曷日顾能闲。

因榜白云句,遂追千古还。

功名常慕蔺,事业亦希颜。

易地能同道,高山俯仰间。

(0)

寄林信州

岭近梅花开已多,水南梅事又如何。

使君假日曾游否,客子临风空屡哦。

好士何妨勤下榻,丰年那有拙催科。

倦游我亦怀三径,何况传闻政免苛。

(0)

寄成父并帖彦博审知·其二

霜落湖边路,林疏溪上居。

向来行载酒,今日问凭书。

一饱异初计,五言真累渠。

故人谁我念,烦为语王徐。

(0)

留别徐斯远时斯远将赴朱晦庵之约三首·其一

共有山林趣,相期问学功。

一官重此去,三径几时同。

我鬓因诗白,君颜非酒红。

从游纵有日,羸疾柰相攻。

(0)

挽周畏知母俞夫人二首·其二

卜兆虽自古,迩来闻见殊。

一言福后嗣,百计走愚巫。

用意非流俗,惟贤毕此涂。

徐看好兄弟,玉立骋天衢。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