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清漏下,数杵寺钟馀。
《雨夜·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的独特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和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
首句“夜长睡可厌”,开篇即点出夜晚的漫长与难以入眠的困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压抑的氛围。接着,“暑雨快何如”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夏日暴雨的渴望与欣喜,对比鲜明,生动地展现了雨夜的清凉与快意。
“懒是生来骨,穷留著就书”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征与生活状态。他自认懒散,但又因贫穷而不得不埋头于书籍之中,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既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接受,也流露出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一灯清漏下,数杵寺钟馀”描绘了雨夜中的一幕:一盏孤灯在寂静的夜晚中发出微弱的光芒,滴答的时钟声与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禅意的画面。这一场景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萧爽还如昼,纸窗流影虚”两句,将视角转向室内,通过描述纸窗上光影交错的虚幻景象,进一步强化了雨夜独特的美感。这里,“萧爽”一词既指天气的凉爽,也暗含了一种萧瑟之感,与室外的雨夜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哀愁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平体.岁暮有感
江城饶奇寒,畸生微欢悰。
丹青辞柯条,昆虫司其宫。
幽崖栖玄霜,枯杨号天风。
沈沈冰房鱼,茕茕川途鸿。
年龄时推移,乾坤吾何终。
衰岐殊千端,茫然趋余躬。
温篘为酡颜,嗟哉须臾红。
宁如皈无生,群忧由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