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上作·其二》
《湖上作·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湖如西子曾波,却恨中流芰荷

一片光风潋滟,照人不在月明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光风(guāng fēng)的意思:指风吹去了云雾,景色明亮清晰。形容天空明朗,景色宜人。

芰荷(jì hé)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清白无瑕。

潋滟(liàn yàn)的意思:形容水面光亮、波光流动的样子。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西子(xī zǐ)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曾波(zēng bō)的意思:指人才横溢、才华出众。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子目(zǐ mù)的意思:子目指的是眼睛的瞳孔。成语中使用子目来比喻一个人的眼睛光彩炯炯,有着锐利的目光,形容一个人聪明、睿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湖面广阔、荷叶满布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水的动态之美与静态之韵。首句“湖如西子目曾波”以美女西施的眼睛比喻湖面,形象地表现了湖水的清澈与波光粼粼的美丽。次句“却恨中流满芰荷”则表达了诗人对湖中荷叶茂盛的些许遗憾,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后两句“一片清光风潋滟,照人不在月明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写湖面上微风轻拂时泛起的涟漪,以及这光影交错间对人的映照,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迷人之处,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咏怀·其二十二

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

脩竹隐山阴,射干临层城。葛藟延幽谷,瓜瓞生。

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

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

(0)

扁舟

扁舟当晓发,沙岸杳然空。

人语蛮烟外,鸡鸣海色中。

短衣曾去国,白首尚飘蓬。

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

(0)

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其一

两两归舟晚渡关,孤云倦鸟各飞还。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0)

嘉陵江

嘉陵江水向西流,乱石惊滩夜未休。

嵓畔苍藤悬日月,崖边瑶草记春秋。

板居未变先秦俗,刳木犹疑太古舟。

三十六程知近远,试凭高处望刀州。

(0)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0)

夏日

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

树下地常荫,水边风最凉。

蝉移惊鹊近,鹭起得鱼忙。

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