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云未出俄成雨,檐瓦初鸣已涨溪。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与 季 豹 游 云 门 明 /陶 望 龄 丛 竹 生 鞭 晚 稻 齐 ,石 桥 重 访 古 时 题 。谷 云 未 出 俄 成 雨 ,檐 瓦 初 鸣 已 涨 溪 。月 气 忽 穿 残 蜺 断 ,乱 山 翻 在 夕 阳 西 。秦 碑 解 读 随 君 读 ,苔 磴 从 高 不 湿 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檐瓦(yán wǎ)的意思:形容人的容颜或容貌美丽动人。
访古(fǎng gǔ)的意思:指寻访古迹、古人遗迹或古代文化等。也可泛指对历史、文化等进行研究和探索。
古时(gǔ shí)的意思:指古代时期,过去的时光。
解读(jiě dú)的意思:理解和解释文字、语言、事物等的含义。
秦碑(qín bēi)的意思:指古代秦朝所刻的石碑,也用来比喻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晚稻(wǎn dào)的意思:晚稻是指秋季种植的稻子,也用来比喻晚年时期的成就或收获。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月气(yuè qì)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具有柔和、温柔、柔顺的性格或气质。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望龄的《与季豹游云门》描绘了一幅秋日出游的田园景象。首句“丛竹生鞭晚稻齐”,通过竹林和晚稻的丰收景象,展现出季节的成熟与丰饶。"石桥重访古时题"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暗示着这次游历带有寻踪探古的意味。
接下来的两句“谷云未出俄成雨,檐瓦初鸣已涨溪”,生动描绘了突然而至的秋雨,谷物上的云气尚未散去便化作雨水,檐瓦的滴水声也迅速使溪流上涨,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月气忽穿残蜺断,乱山翻在夕阳西”描绘了雨后天边的景色,月光穿透残余的虹霓,映照在起伏的群山之上,夕阳西下,山势错落,画面富有动态感。
最后两句“秦碑解读随君读,苔磴从高不湿泥”,诗人以秦碑为引,寓言般地表达出对知识的追求,即使登高涉险,苔藓覆盖的石阶也不会沾染尘俗,寓意心境的高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游所见,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山水田园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