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前七日作·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七夕前七日作(其二)》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想象,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情感的交织。
“大块感噫气,于以成商声。” 开篇即以“大块”(大地)为背景,描述了自然界中一种神秘的“噫气”,这种气息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形成“商声”。这里,“商声”不仅指音乐中的一个音阶,更象征着某种深沉的情感或宇宙间的和谐之音。
“是噫从何来,牛郎诉不平。”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聚焦于“噫气”的来源,提出疑问:“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并巧妙地引入了牛郎这一神话人物,暗示了这声音可能承载着某种不平之事,或是牛郎对银河彼岸织女的思念与诉求。
“乃知一物阏,足以优清宁。” 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他认为,正是这单一的阻碍(“阏”),使得天地间充满了和谐与宁静。这里的“阻碍”可以解读为自然规律、情感的纠葛或是宇宙间的某种平衡机制,它虽看似矛盾,却在整体上维持了宇宙的秩序与和谐。
全诗以自然现象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神话传说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独特洞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想象力的叙述,全祖望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诗意又富含哲理的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