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前七日作·其二》
《七夕前七日作·其二》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大块噫气于以成商声。

是噫从何来,牛郎不平

乃知一物阏,足以优清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成商(chéng shāng)的意思:指做生意或经商。

大块(dà kuài)的意思:大块指的是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的东西。

牛郎(niú láng)的意思:指男子,尤指年轻的男子。

商声(shāng shēng)的意思:商家的声誉和名声

噫气(yī qì)的意思:表示悲伤、痛苦、失望等情感。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于以(yú yǐ)的意思:表示从某种手段或方法出发,达到某种目的。

足以(zú yǐ)的意思:足够;充分到达某种程度

鉴赏

这首诗《七夕前七日作(其二)》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想象,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情感的交织。

“大块感噫气,于以成商声。” 开篇即以“大块”(大地)为背景,描述了自然界中一种神秘的“噫气”,这种气息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形成“商声”。这里,“商声”不仅指音乐中的一个音阶,更象征着某种深沉的情感或宇宙间的和谐之音。

“是噫从何来,牛郎诉不平。”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聚焦于“噫气”的来源,提出疑问:“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并巧妙地引入了牛郎这一神话人物,暗示了这声音可能承载着某种不平之事,或是牛郎对银河彼岸织女的思念与诉求。

“乃知一物阏,足以优清宁。” 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他认为,正是这单一的阻碍(“阏”),使得天地间充满了和谐与宁静。这里的“阻碍”可以解读为自然规律、情感的纠葛或是宇宙间的某种平衡机制,它虽看似矛盾,却在整体上维持了宇宙的秩序与和谐。

全诗以自然现象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神话传说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独特洞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想象力的叙述,全祖望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诗意又富含哲理的世界。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吴中代蜀客吟

身狎吴儿客在蜀,春深屡唱思乡曲。

峨眉风景无主人,锦江悠悠为谁绿。

(0)

惜花

落尽万株红,无人解系风。

今朝芳径里,惆怅锦机空。

(0)

云中饮席

酒肠虽满少欢情,身在云州望帝城。

巡次合当谁改令,先须为我打还京。

(0)

晓发

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

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

残星萤共失,落叶鸟和飞。

去去渡南浦,村中人出稀。

(0)

寄紫阁无名头陀

峭行得如如,谁分圣与愚。

不眠知梦妄,无号免人呼。

山海禅皆遍,华夷佛岂殊。

何因接师话,清净在斯须。

(0)

送陟遐上人游天台

万叠赤城路,终年游客稀。

朝来送师去,自觉有家非。

石净山光远,云深海色微。

此诗成亦鄙,为我写岩扉。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