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塔山龙济道院》
《白塔山龙济道院》全文
明 / 傅汝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岧峣十八折,秋雨病中来。

塔院低云入,炉烟杂雾回。

镜灯明忏斗,龙井惊雷

弄唐来木,全生不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材(bù cái)的意思:指人才不足、能力低下,没有什么才能或价值。

低云(dī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云层低垂、不高的样子。

惊雷(jīng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令人惊讶的事件或消息。

弄唐(nòng táng)的意思:指模仿唐朝文化、风俗、习惯等。

龙井(lóng jǐng)的意思:指一种具有高质量和独特风味的绿茶,也比喻高尚品德或卓越才能。

炉烟(lú yān)的意思:指炉灶上冒出的烟,比喻有功无名或者功劳被埋没。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全生(quán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全部生命或整个人生。

塔院(tǎ yuàn)的意思:指高大的塔和宽阔的院落,形容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建筑或场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塔山龙济道院的壮丽景色与清幽氛围。诗人傅汝舟以细腻的笔触,将白塔山的雄伟与秋雨中的病态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哀愁的意境。

首句“岧峣十八折,秋雨病中来”,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节,白塔山蜿蜒曲折,十八弯道,秋雨绵绵,病态中的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接下来,“塔院低云入,炉烟杂雾回”两句,通过云雾缭绕的塔院和缭绕上升的炉烟,进一步渲染了道院的神秘与静谧,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清明与超脱。

“镜灯明忏斗,龙井动惊雷”则展现了道院内修行的场景,镜灯照亮忏悔之路,龙井中似乎有惊雷在回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修行的庄严与力量,也暗含着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和谐共处的理念。

最后,“俯弄唐来木,全生见不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俯瞰之下,古老的树木生机勃勃,展现出自然界的伟大与生命的坚韧,而“全生见不材”则可能寓意着,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生命,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强调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白塔山龙济道院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生命和修行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傅汝舟
朝代:明   字:远度   号:磊老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生辰:1476~1557年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
猜你喜欢

和许宰寓武邑赓杨丞靖安八咏·其七

家书写罢报平安,酒坐围红且醉观。

别后双溪春色散,应无卖镜去寻官。

(0)

挽程枢密·其二

忠壮源尤远,新安盛莫偕。

千年瑶斗柄,一夜玉楼阶。

学业光文简,仪刑谢艮斋。

晓钟传恨处,清泪落天涯。

(0)

雪霁玉堂晓眺

当年银界隔鲸江,今日分明玉作堂。

不是琼林宫树密,也应白虎接明光。

(0)

挽太府丞知徽州韩公

翊运勋臣第一家,却于翰墨掇英华。

谁知忠孝千年事,不逐春风落水花。

(0)

朝中措·其二茶词

华筵饮散撤芳尊。人影乱纷纷。

且约玉骢留住,细将团凤平分。

一瓯看取,招回酒兴,爽彻诗魂。

歌罢清风两腋,归来明月千门。

(0)

谒金门·其四病起

花半湿。一霎晚云笼密。天气未佳风又急。

小庭愁独立。酒病起来无力。懊恼篆烟锁碧。

一饷春情无处觅。小屏山数尺。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