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五十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行路难(其五十五)》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通过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出家与选择佛道的深刻主题。
首句“朝搥钟磬礼袈裟”,描绘了一幅清晨寺庙中僧侣们敲击钟磬、礼拜佛像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这里的“搥”字生动地表现了僧侣们虔诚的动作,而“袈裟”则是佛教僧侣的象征,暗示着出家人的身份和修行生活。
接着,“惭愧男儿始出家!”一句表达了对出家行为的反思和自省。诗人以“惭愧”二字,流露出对男性出家这一决定的复杂情感,既可能包含了对传统社会角色的不舍,也可能蕴含了对内心追求的肯定。这句诗揭示了出家并非简单的逃避或放弃,而是需要勇气和深思熟虑的抉择。
“胡跪阶前求剃草”,进一步描述了出家者在寺庙前的仪式性动作——跪拜,请求剃度。这里使用“胡跪”一词,不仅强调了这一动作的庄重,也暗含了对出家过程的尊重和对佛法的敬畏。“剃草”则象征着去除尘世的烦恼和束缚,开始新的精神旅程。
最后一句“可能选佛似丹霞?”则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问题,将出家比作选择佛道,如同丹霞山一般独特而珍贵。丹霞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神秘和神圣的色彩,此处用以比喻选择佛道的决断,既是对出家行为的赞美,也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肯定。同时,这句话也引发读者对于出家后生活意义的思考,即是否真的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如同选择了那座独特的山峰一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家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尊重和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提问,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了对出家者内心世界的理解与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