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通倅刘由正二首·其二》
《挽通倅刘由正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论姓君先薛,谈经我愧匡。

同登太常第,更接郑公乡

别恨惊三纪,还书欠几行。

犹馀清夜梦,载月渡沧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恨(bié hèn)的意思:不要心怀恨意,不要存有仇恨之心。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还书(huán shū)的意思:归还借出去的书籍或文物。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郑公乡(zhèng gōng xiāng)的意思:郑公乡是指人们对于忠诚、正直、公正的称赞,也用来形容人品高尚、行为正直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刘宾的作品,属于古典诗歌中的绝句。诗人在此通过对友人的怀念和自我学识的反省,展现了自己的文化素养与个人情感。

首先,“论姓君先薛,谈经我愧匡。”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刘由正(字君先)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在学问上的自谦。这里的“薛”应为“薛逵”,是西汉时期的儒家学者,善于解释《易经》。匡氏是古代著名的儒家家族。诗人通过与这些古代学者的比较,显露出自己对于学问的谦虚态度。

接着,“同登太常第,更接郑公乡。”两句则是对友情的追忆。“太常”指的是唐宋时期管理国家祭祀礼仪的官署,这里可能暗示两人曾共同参与过某种文化或学术活动。而“郑公”通常指的是郑玄,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和经学家。诗人提及“接郑公乡”,很可能是在强调自己与这位古代学者的精神联系。

“别恨惊三纪,还书欠几行。”表达了对过去离别的惆怅,以及对于未完成学业的遗憾。这里的“三纪”指的是古代时间单位,一个纪等于三年。在古代文化中,对时间有着严格的计算和记录,这里诗人可能是在强调自己对于学习和友情的珍视。

最后,“犹馀清夜梦,载月渡沧浪。”则是用梦境来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希望重返从前的愿望。这里的“犹馀”意味着依稀记得,“清夜梦”指的是在宁静的夜晚所做的梦,常常与思念和怀旧的情感相联系。而“载月渡沧浪”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想要乘着月光,穿越时空的波澜,去寻找那些逝去的美好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学问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游少林·其二

少林山前古梵宫,达摩曾此立禅宗。

养龙崖废埋春草,卓锡泉甘自乳峰。

出世不须钻故纸,传灯谁复继遗踪。

吟馀策马东归去,回看云林隔暮钟。

(0)

西湖杂曲·其一

城外朱楼映晓霞,酒船伎舸各穿花。

少年尽日出行乐,薄暮还寻苏小家。

(0)

孤山

疏竹寒梅对茗垆,白云明月此山孤。

山前一带红尘路,从遣游人踏绿芜。

(0)

杭州歌·其五

长江南渡驻龙旗,淮泗年来少出师。

东海尽为资福地,西湖曾作放生池。

(0)

湘中杂咏·其八

山南山北鹧鸪飞,日暮征人泪满衣。

莫道思君行不得,纵令行去不如归。

(0)

閒游入道院·其二

年光偏在羽人家,琪树逢冬尚著花。

绛节朝回无一事,玉壶沽酒浸丹砂。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