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毛伯玉点易洞》
《毛伯玉点易洞》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净林萧寺北山隅,曾是精庐隐昔儒。

书带草生移钜野,篆文江绕接巴渝

吟诗云合峰头碧,点易霞留洞口朱。

何日放舟丽泽红泉蹬足斟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巴渝(bā yú)的意思:指巴蜀和渝州,泛指巴蜀地区。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蹬足(dēng zú)的意思:指人在行走时,一只脚踩在另一只脚上。比喻自己不顾实际情况,自相矛盾,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点易(diǎn yì)的意思:轻而易举,非常容易

放舟(fàng zhōu)的意思:比喻放手让自然发展,不加干涉或阻碍。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红泉(hóng quán)的意思:红色的泉水。形容水色鲜红的泉水。

精庐(jīng lú)的意思:指房屋修建得十分精致、华丽。

钜野(jù yě)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辽阔。

丽泽(lì zé)的意思:美丽的泽国,形容景色优美、富饶的地方。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山隅(shān yú)的意思:山的角落或边缘。

石蹬(shí dēng)的意思:用石头垒成的台阶。

书带(shū dài)的意思: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源泉,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文江(wén jiāng)的意思:指文章泛滥、充斥,形容文风过于繁杂,不堪阅读。

萧寺(xiāo sì)的意思:形容寂静冷落的场所或地方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云合(yún hé)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集中在一起,形成庞大的力量或规模。

篆文(zhuàn wén)的意思:篆文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字形式,也是汉字的最早形态之一。

书带草(shū dài cǎo)的意思:指书籍长时间不被使用,导致书皮上长满了青苔和草。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毛伯玉点易洞》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净林萧寺北山隅”,点出地点在寂静的山林中的寺庙旁,环境清幽。次句“曾是精庐隐昔儒”暗示这里曾是古代学者修身养性之地。

第三句“书带草生移钜野”,通过书带草的生长,展现出岁月流转,历史的痕迹,而“篆文江绕接巴渝”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环绕,连接着遥远的巴渝地区,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

“吟诗云合峰头碧,点易霞留洞口朱”两句,诗人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们吟咏诗歌,云雾缭绕,峰峦如翠,而洞口的晚霞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诗意。最后,“何日放舟偕丽泽,红泉石蹬足斟酌”表达了诗人对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泛舟游览,畅谈人生哲理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历史人文的韵味,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学术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题冷架阁脩原图

曾泛脩江入海昏,更数百里缘人村。

道至常州四晨夕,犹未遂得穷河源。

山人世世原上住,示我画图联秀句。

安得移家向碧峰,钓矶长倚沙头树。

(0)

紫菊花

应为扬州旧使君,鸡冠颜色染歌裙。

陶翁九日东篱下,谁肯花前问紫云?

(0)

题左司壁

春日团团日未斜,东风满地散青霞。

晓莺啼过落花雨,独立淮南宰相家。

(0)

雪夜寄史左丞

白雪相将一尺深,碧油窗合夜沈沈。

党家更有人如玉,犹道春寒入绣衾。

(0)

同贾守玄副官、顾存玄老监、曹空隐上座、龚翛然、吴逢原二监斋游洞霄宫,得遍览洞天福地诸胜迹,各纪一诗,刻诸崖石,以纪斯行之概云尔·其八驯虎岩

世往人非事不同,岩前无复旧行踪。

空山落遍千林树,夜夜如同虎啸风。

(0)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八十九

似将慧日破愚昏,白日如常下钓轩。

男女倾城求受戒,法中秘密不能言。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