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庐山白鹿洞·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庐山瀑布的景象,诗人湛若水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自然。首句“如何瀑布不飞津”,以疑问的方式表达对瀑布为何不流淌出更多水汽的惊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壮观和力度。接着,“秋后山枯山亦贫”进一步描绘了秋季山景的萧瑟,不仅写出了季节变化,也暗示了瀑布水源可能因之减少。
后两句“纵有真龙能作雨,真龙亦自解全身”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瀑布比喻为能行云布雨的真龙,即使真龙有降雨的能力,它也需要自我调节,保持平衡。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寓含了人应顺应自然、不过度索取的道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庐山瀑布这一自然景观,寄寓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袁司录
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压枝。
刘尹故人谙往事,谢郎诸弟得新知。
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
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
三日曲水侍宴应制
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
圣泽如东海,天文似北辰。
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
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
仰荅韦司业垂访五首·其一
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
但悦丰草美,宁知牢馔鲜。
主人有幽意,将以充林泉。
罗网幸免伤,蒙君复羁牵。
高堂列众宾,广座鸣清弦。
俯仰转惊惕,裴回独忧煎。
缅怀云岩路,欲往无由缘。
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