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旱》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忧旱》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深刻描绘了当时社会因干旱导致粮食价格飞涨,农民劳作艰难,百姓生活困苦的现实情况,以及诗人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忧虑和同情。
首句“米贵如珠唤奈何”,以“如珠”比喻米价之高,形象地表达了粮食短缺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也流露出面对这种困境时的无奈与困惑。次句“插秧况少雨滂沱”,进一步揭示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仅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能因为雨水不足而影响作物生长,凸显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直接影响。
后两句“苍生呼吁愁无告,我比苍生愁更多”,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广大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在面对自然灾害导致的苦难时,诗人不仅感同身受,更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沉重忧虑,认为自己的愁绪甚至超过了普通百姓。这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关怀,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文精神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清代社会中一个特定时期的真实面貌,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河南得雨志喜
天时不可必,水旱何能齐。
惟此饥溺心,黔黎想共知。
屡敕守牧臣,毋诩丰亨词。
苟存文饰意,有司职遂亏。
一遇赈恤行,宁滥毋或遗。
今年被恩早,连接甘膏滋。
王畿千里间,盈陇翠色披。
所愿遍寰宇,时若皆如兹。
而奈南北殊,如愿安可希。
豫省苦春旱,封章早阅批。
自此望洛云,戚戚常在怀。
每对时雨降,卜度凝双眉。
知近而忘远,彼民其恃谁。
首夏月将望,嘉音自南来。
连朝盈尺沾,芒种刚及期。
禾黍既种袖,麦收仍半之。
真堪喜不寐,益励乾惕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