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思 明 /黄 惟 楫 草 色 烟 光 向 晚 凄 ,望 乡 人 自 滞 淮 西 。风 传 鼓 角 更 初 转 ,霜 落 关 河 斗 渐 低 。梦 欲 成 时 逢 雁 过 ,愁 方 生 处 有 乌 啼 。家 书 仓 卒 应 难 达 ,不 是 秋 来 醉 懒 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仓卒(cāng cù)的意思:匆忙,慌忙
传鼓(chuán gǔ)的意思:传递消息或者信息。
风传(fēng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传得很快,迅速传开。
更初(gēng chū)的意思:指事物开始发展或变化的初期阶段。
鼓角(gǔ jiǎo)的意思:指吹鼓吹角,表示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家书(jiā shū)的意思: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书信来表达亲情、问候、关心等情感。
生处(shēng chù)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工作或活动的地方。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乌啼(wū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凄凉。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烟光(yān guāng)的意思:烟雾弥漫的光亮。形容景色美丽壮观,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光辉短暂。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惟楫的《夜思》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凄凉景象。首句“草色烟光向晚凄”,通过“草色”和“烟光”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傍晚的景色显得格外凄迷。次句“望乡人自滞淮西”,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滞留淮西的游子,他满怀思乡之情。
第三句“风传鼓角更初转”,借风声传来远处军营的鼓角声,暗示战事或戍边的氛围,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虑。接着,“霜落关河斗渐低”,进一步描绘夜晚的景象,霜降使得天际的北斗星也显得更低,象征着诗人心中的迷茫与失落。
“梦欲成时逢雁过”,诗人试图在梦境中寻找慰藉,却在大雁飞过时惊醒,这加深了他的愁绪。最后一句“愁方生处有乌啼”,以乌鸦的啼叫衬托出诗人愁绪正浓,家书难以送达的现实使他更加感伤,只能借酒浇愁,却无心再题写诗句。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的思乡之情,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绪的流转,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