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人赴边》
《送友人赴边》全文
明 / 李时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烽火照祁连,三军复驻边。

寒笳悲汉月,塞草接胡烟。

按甲秋□□,□□□□□。

□□应献捷刻石燕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按甲(àn jiǎ)的意思:按照规定穿戴军服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汉月(hàn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份的月亮,因其明亮而美丽,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刻石(kè shí)的意思:形容言行坚定不移,像刻在石头上一样不可改变。

三军(sān jūn)的意思:指军队,特指三军。

献捷(xiàn jié)的意思:指将战利品献给国家或上级,以表达胜利喜悦之情。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远赴边疆的壮烈场景,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感与对胜利的期待。

首联“烽火照祁连,三军复驻边”以烽火连天、三军驻守的景象开篇,渲染出边关的紧张氛围和战争的激烈。烽火象征着战事的爆发,而“三军复驻边”则表明军队再次集结于边境,准备应对新的挑战。

颔联“寒笳悲汉月,塞草接胡烟”进一步描绘边关的凄凉与辽阔。寒笳(边塞的号角)在月夜中发出悲鸣,与远处的胡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寒”与“悲”强调了环境的恶劣与情感的沉重,“塞草接胡烟”则展现了边塞的广阔与荒凉。

颈联“按甲秋□□,□□□□□”中的空缺部分可能涉及时间或具体行动,但整体上表达了军队在秋季进行整顿或准备的情况。这一联简练地概括了军队在战前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胜利埋下伏笔。

尾联“□□应献捷,刻石继燕然”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取得胜利、载誉归来的美好祝愿。其中“献捷”意味着献上胜利的消息,“刻石继燕然”则引用了历史典故,意指在燕然山刻石记功,象征着胜利的荣耀将被永远铭记。这一联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和平的热切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对友人赴边的深情祝福,展现了边关的壮丽与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蕴含了对和平与胜利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时行
朝代:明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猜你喜欢

春日登伏牛山遥望秦中因忆栗士学冯汝言二方伯李廷实大参莫子艮廉宪姜宗孝纪恒甫二宪副

伏牛形胜郁嶙峋,二月风光客兴新。

半岭夕阳惟照雪,千松寒色不知春。

天连山势全雄晋,地转河流远界秦。

寄语关中几游宦,虞卿秪是著书人。

(0)

残腊小雪晚晴

小雪随风旋复晴,晚曛独眺自分明。

云归海浦寒空净,烟迥川原冷玉轻。

顷刻作花非积素,颠狂为瑞竟虚名。

冬深不协苍生望,徒遣微阴蔽太清。

(0)

汉铙歌十八曲·其十四圣人出

圣人出,奉昌期。百六遘,九五归。白帝死,赤龙飞。

指函谷,度崤坻。封府库,戢兵师。戒父老,起伤痍。

五诸侯,从义旗。猎天狼,网妖鸱。裂茅胙,巩鸿基。

垂百祀,永无为。

(0)

佛手岩

佛手奇岩俯窈微,长江云浪漭相围。

石危讶有高僧住,松老能招独鹤归。

槲叶鸣随龛庆发,藤花飘逐乳泉飞。

茅庵绝壁无人见,忽听林间启竹扉。

(0)

落花

一庭芳草堕残红,消尽春光满眼中。

大半东皇妒艳色,莫教零落怨东风。

(0)

送陈师孔姻丈大参蜀藩

万里驱驰恋阙情,玺书重下凤皇城。

明时好布青云泽,远海先传白雪声。

星旆影摇金马去,江花秋拥玉麟行。

徵求正赖前筹日,贤颂能兼化蜀名。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