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泉坐厓石,来洗人间烦。
调高元自得,道在却谁言。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听泉》描绘了一个人在山崖石边聆听泉水的声音,借此洗涤尘世的烦恼。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到泉水溅落树叶的嘈杂声和雨意隔着树林的隐约喧闹。他沉醉于自然的旋律中,认为音乐的高雅源自内心,而大道的真谛无需多言。沉浸在这份宁静中,诗人甚至忘记了时间,直到看到白鸟翩翩归巢,才意识到天色已晚。整首诗以听泉为线索,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以及对生活哲理的领悟。
遥遥治平寺,乃在楞伽麓。
之子神情秀,空山裹云宿。
月冷石林清,孤眠岂能熟。
还持一束书,起傍梅花读。
灯昏夜参半,饥鼠鸣古屋。
凄风西北来,吹堕檐间木。
感此霜露繁,坐觉芳华促。
少壮曾几时,岁月在空谷。
念子隔重城,何能慰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