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声低近砌,树影暗随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晨宵(chén xiāo)的意思:晨宵指清晨和夜晚,泛指时间短暂、转瞬即逝的时刻。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茗粥(míng zhōu)的意思:茗粥是指清香的茶和美味的粥,比喻品味高雅、文化修养深厚的人。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外事(wài shì)的意思:指与外国有关的事务或事情。
无外(wú wài)的意思:没有其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相问(xiāng wèn)的意思:互相询问或交谈。
潇潇(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连绵不断
自招(zì zhāo)的意思:自己招惹麻烦或祸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微雨中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世界的独特韵味。
首句“微雨亦潇潇”,以“微雨”点题,用“潇潇”形容雨声,既表现了雨势之轻柔,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疏窗响寂寥”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疏落的窗户在雨声中显得更加孤寂,增强了画面的空灵感。
“虫声低近砌,树影暗随潮。”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中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虫鸣低沉,似乎在雨中低语,与远处的潮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树影在雨的滋润下变得更加深邃,与潮水的流动相呼应,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绕槛花相问,垂檐霭自招。”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花儿和云霭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在雨中相互问候,云霭则主动靠近,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这种想象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情感的世界。
最后,“双童无外事,茗粥并晨宵。”诗人通过描写两个儿童在雨天里悠闲地享受茗粥,与外界的忙碌形成对比,突出了雨天中的宁静与闲适。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纯粹,也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微雨中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捕捉,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既宁静又富有诗意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中人二首·其一
贫贱素所有,岂辞辛与勤。
清晨腰我斧,往伐西山薪。
高岩屹巨壑,蛇虎气逼人。
衣裳既不完,出入在荆榛。
日日一接淅,釜甑恒生尘。
白石几时烂,青烟空满邻。
家徒四立壁,冬令方行春。
亦有偓佺子,翛然为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