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融常自楚,嗣立每求笞。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九九韦陆》全文
- 注释
- 不惜:不顾一切。
身:自己的身体。
谏:规劝。
母慈:母亲的慈爱。
景融:人物名,可能指代某人。
常:常常。
自楚:内心忧虑。
嗣立:人物名,可能指代某人。
每:常常。
求:请求。
笞:责打。
- 翻译
- 他不惜用自己的身体来进谏,只担心失去母亲的慈爱。
景融常常表现出忧虑,嗣立则常常请求接受责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的形象,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规劝母亲,深恐自己的行为会失去母亲的慈爱。"不惜以身谏"表现出他对母亲的尊敬和对错误的坚决纠正,显示出极高的孝顺之情。"惟愁失母慈"则强调了他对母爱的珍视,担心任何可能触怒母亲的行为。诗人通过"景融常自楚,嗣立每求笞"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孝子在面对母亲责罚时,宁愿自己承受痛苦,也要确保母亲的安宁和尊严。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孝子对母亲的深深敬畏和无私的孝行,体现了儒家孝道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彦达之衡山有诗留别因次其韵
穷腊冰霜千里客,此行何事更间关。
永怀契阔徒酸鼻,无力吹嘘祇厚颜。
铅椠一囊身计拙,烽烟匝地世途艰。
曳裾端向龙门去,清梦犹应忆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