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东 坡 蔗 滓 窠 石 宋 /艾 性 夫 空 洞 如 虚 拳 ,拥 肿 类 奇 瘿 。槎 牙 老 树 身 ,相 依 以 为 命 。智 士 能 用 屈 ,榴 皮 胜 毛 颖 。先 生 倒 啗 余 ,此 正 入 佳 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槎牙(chá yá)的意思:指牙齿之间互相咬合、磨擦的声音。
佳境(jiā jìng)的意思:指美好的境地或环境。
空洞(kōng dòng)的意思:形容言辞或内容空虚、无实质。
毛颖(máo yǐ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或者鸟类的羽毛茂盛、美丽。
树身(shù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本质、实质或核心部分。
为命(wéi mìng)的意思:为了生命,为了性命。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拥肿(yōng zhǒng)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拥堵不通。
正入(zhèng rù)的意思:指直接进入、进入正门。
智士(zhì shì)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 翻译
- 空洞如同空拳,形状奇特像瘤瘿。
老树干弯曲如槎牙,它们互相依靠维生。
聪明人懂得运用才能,榴皮比毛笔尖更胜一筹。
先生反向品味剩余,这正是进入最佳境界。
- 注释
- 空洞:形容事物内部空无一物。
虚拳:比喻空虚无物的状态。
拥肿:形容物体形状不规则且突起。
奇瘿:指形状奇特的肿瘤。
槎牙:形容树木或岩石等自然物的参差不齐。
老树身:指年代久远的老树。
相依:互相依赖,依靠。
以为命:作为生存的基础。
智士:智慧的人。
屈:这里指才能或智慧被压抑。
榴皮:榴木的皮,可能指代粗糙但实用之物。
毛颖:毛笔的笔尖,常用来比喻文采。
先生:对长者的尊称。
倒啖:反向品味,这里可能指深入理解和欣赏。
馀:剩余,此处可能指前文所述的内容。
佳境:美好的境界,引申为深入理解或领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借代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共存关系的深刻感悟。开篇“空洞如虚拳,拥肿类奇瘿”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种岩石或树木凹陷成洞的情景,其形状与手掌相似,或是树干上的突起如同瘤子,给人以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坚韧不拔的印象。
接着“槎牙老树身,相依以为命”两句,通过对槎牙(一种生长在树干上的菌类)与老树共存的情形,表现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依赖关系。这里的“相依以为命”强调了这种共生的重要性,不仅是物种之间,更体现了一种生命共同体的概念。
第三句“智士能用屈”,通过提及“智士”的判断和运用,暗示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运行规律的认识与赏析。这里的“屈”可能指的是竹子弯曲的一面,或是其他植物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道的理解。
“榴皮胜毛颖”一句,则通过将榴莲果实外壳的坚硬与细小物体(如花颖)的轻柔进行对比,描绘出一种质感上的对照美。这种对比不仅是视觉上的,也隐含了生命之美在于其多样性和独特性的赞美。
最后两句“先生倒啖馀,此正入佳境”,则是一个转折点。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中,通过一种倒饮(可能指的是对山泉水的享受,或是对自然之美的全然沉浸)的动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极致赞赏和融入。这一行字也许暗示着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脱与宁静,即“佳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各类事物的观察与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美学以及自然规律深刻的理解和情感上的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